中國南方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漫山遍野長滿了灌木野草,四季可以常青。“羊吃百樣草”,是草食節糧型家畜,山裏80%以上灌木野草和各種農作物秸稈都可被羊這種“活機器”變成錢,飼料來源廣而成本低。羊合群性強、易調教,在交通不便的邊遠山區有易賣省工的比較優勢。近年來,我國羊肉一直供不應求,市場價格穩中有升,養羊的經濟效益明顯而穩定。因此,養羊業必然成為山區農民致富的有效途徑。

以種草養羊為主的草地生態畜牧業是近年來貴州省重要的產業化扶貧項目,潛力大、前景廣。為幫助山區農民和基層技術人員學習掌握種草養羊必需的實用技術,貴州省扶貧開發辦公室針對產業建設中出現的技術問題和農民的需求,組織全省相關學者、教授和基層技術人員編撰了這本《中國南方山區種草養羊實用技術百問百答》。

這是一本農村實用技術培訓教材,廣泛參考了各方麵同類教材資料,尤其是廣泛收集、篩選、甄別、整理了本土實踐一線的成功技術和做法,實用性、可操作性和針對性都很強。本書采取一問一答的形式進行編撰,分為4個部分共112問,5萬餘字。從主要優良品種及引種注意事項、主要牧草及飼料作物的栽培和利用、飼養與繁殖技術、羊常見疾病及其防治4個方麵,緊密結合南方山區地形地貌及立體氣候特點,較係統地回答了山區種草養羊“飼、養、病、繁”各方麵的技術問題,可望成為農戶及基層技術人員的技術操作規程,有較大的實用價值和較廣泛的讀者範圍。本書是專家教授、行政管理人員和基層技術人員合作的產物。葉韜提出了本書的定位和基本要求,胡紅霞、田誌清負責總體設計,胡紅霞、張彥珠完成全書的總撰,羅衛星、張大權、王曉峰完成第一章,陳超、張彥珠完成第二章,吳文弦、朱冠群、王曉峰完成第三章,張大權、王開功、張彥珠完成第四章,其他同誌參與了討論。

本書參考了貴州省晴隆縣、望謨縣、習水縣、務川自治縣、遵義縣、沿河自治縣等編寫的農民養羊培訓資料和相關教材,得到相關學者的指導,尤其得到中國草業科學奠基人之一、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蘭州大學教授、國務院“友成扶貧科研成果獎”獲得者任繼周先生,我國著名養羊學和畜禽生態學專家、被稱為“中國羊頭”的原中國畜牧業協會羊業分會名譽會長、專家委員會主任、甘肅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趙有璋先生的傾情關懷,並為本書作序,在此一並致謝。

由於水平有限,錯漏和不足在所難免,敬請業界人士及讀者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