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部,主要負責民事,市政,工業等戰時的防空防災等事宜,如果戰時需要,還要協助地方部隊轉移和隱藏。
隨著和平年代的到來,人防部主要的工作傾向宣傳指導方麵。
但因為濱城是抗戰時期,J國軍隊最先登錄的地方,而且因為地理位置等關係,濱城的人防部門一直沒有簡編,各類坑道工事等維修方麵也一直沒有懈怠,當然,這隻是對外的說法。
就拿崔毅一行現在所進入的坑道,這裏是濱城最早的市區人防建設之一,地處市政區域,一旦戰時需要,防空設施可直接使用。
隻是這次災變突然,不但沒啟用設施,連人防部的生還者也被困。
自打進入坑道,崔毅就一直在觀察,地道很寬敞,五人並排前進沒有問題,高度也接近兩米,戴著頭盔的大個齊佩林完全可以通行無壓力。看地麵不光幹淨,而且很幹燥,牆壁上沒有任何電線,估計考慮抗震方麵因素,把所有電線收進牆內。每隔15米左右,一盞明亮的白熾燈被防震燈罩包裹,三十米左右一隻擴音喇叭,估計是戰時廣播通知所用。
地麵是緩坡持續向下,每隔一百米一個九十度的轉彎,看著這浩大的工程量,崔毅一陣乍舌。隻怪崔毅沒看到導彈研究所,如果看到研究所,估計眼珠都會瞪出來。
為了安全起見,三個大兵開路,崔毅和錢耀文在後麵殿後,王曉穎和牛翔一人抱著一隻虎崽兒被夾在中間。
看著監控上緊張的一行人。
電工老王按下通訊鍵說道,“一直到工事中心都很安全,下一個門後會有喪屍,暫時不用緊張。”
=====================================================
老王,王勝利,出生於57年,再有一天,老王就可以順利退休,想著站好最後一班崗,身為電工的老王,早早來到自己工作了三十多年的地下工事,按照日常工作規定,檢查了所有備用發電機組和供電設備,老王準備到辦公區跟同事們聊聊天,畢竟再有一天自己就要離開這裏,想著在這裏揮灑的汗水和工作的點點滴滴,老王心中多少有一絲傷感。
自己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帶的徒弟也已經無數,現在自己最小的徒弟耗子,除了負責弱電,同時還是監控設備室的組長。
跟同事們一一道別完,老王進了監控室,耗子看師傅來看自己,知道師傅明天就要退休,所以到更衣室給師傅拿禮物,就在這短短的空檔,災變開始,僅一門之隔的水電控製室和另一側的總控製室就開了鍋,看著抗震玻璃外的慘景老王已經嚇傻了。
獨自在更衣室的耗子此時還不知道,擔心徒弟出事,老王趕緊通過內部對講通知耗子,耗子年紀輕輕,對新鮮事物比老王了解的多,看著喪屍的狀態,在對講中告訴師傅小心。
災變後二十分鍾,老王的監控室電台傳來通知,讓拉響防空警報,看著另兩側的控製室老王有心無力,在對講中跟耗子說明得到的通知,抱著一腔熱血,耗子拚死殺了幾隻喪屍跟師傅會和,看著玻璃另一側十幾隻喪屍和控製台上加了鎖的紅色按鈕,耗子沒聽老王的話衝了過去,結局當然很悲慘,老王親眼看著自己的徒弟被分屍,本想離開工事,當看到地麵監控後老王打消了念頭。
曾經有幾次老王想學著徒弟衝出去,可最後還是沒那個勇氣。
老王也曾經想辦法跟外界聯係,但嚐試了多次都沒有結果,加上老王隻是電工,其他設備老王都不知道怎麼使用。阿拜控製市政府老王也在監控上看到,本以為是救援人員,看到阿拜殺人,老王才知道不是,經過一個晚上,老王都在監控室中度過,最後崔毅一行出現,老王才看到希望。
===========================================================
根據擴音器中的指示,最終幾人進入地下一百米,看著前麵的大門,張順帶頭,再次進入備戰狀態。
人防辦控製中心一共有三個部組,分三班倒,每天二十四小時值守。
說是辦公區域,其實就是設在主工事門口的各種設備管理人員。除了老王的強弱電部門,還有監控,排水,換氣,保衛,醫療,儲備糧和儲備水等雜七雜八的十多個部門。
每個部門都是以小組劃分,所以此時工事內至少有三四十人。
根據老王的指示,張順一行利用手中的武器一一肅清,最後三個部門就是水電,監控和總控製室。
等到跟老王會和,老王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跟張順訴說自己的經曆。
對於老王的經曆,崔毅一行也沒法安慰,畢竟耗子的死也是為國捐軀,隻是沒做好應有的準備,這種死法非常不值。
老王也在為跟耗子說明拉響警報的事情耿耿於懷,暗恨自己多嘴,如果不是自己多嘴,這些子弟兵一樣會到來,耗子不用送死警報一樣會拉響。
隔著玻璃觀察了一下總控製室,暫時隻有這裏的喪屍最多,從新換上新彈夾,張順扭開門鎖,馬胖子一腳踹開門,一輪掃射,留下十幾具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