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六洞野狼單挑小禿子(1 / 3)

誌理如今生意是越做越大,以前,一到兩個月才賣一車糧食,如今一個月能賣兩到三車糧食,這樣一來,他能賺很多錢,他的本錢如同一粒麵渣,如今是越滾越大,他在九大隊,現在可是一個有頭有臉的糧食商販。一九八六年他買來了三隊第三台電視機,買了唯一的收錄機,他在家把錄音機打開,又把聲音開到最大,那聲音傳遍整個生產隊,那些個年長的人都跑來聽收錄機放出的樂聲,尤其是川劇,打麵缸,那可真是百聽不厭,再有就是川劇,王婆罵雞。

永鬆和永茂對於蒲誌理來說,那可是得力助手,如同是他的左膀右臂缺一不可,如今的永鬆可是一個儀表堂堂,玉樹臨風大力青年,。可以背起一麻袋糧食,輕鬆自如的上跳板,每次賣糧食他都搶著背糧,誌理看在眼裏,那心裏美的跟開了花似的,心想,兒子大了,的確讓自己省心不少啊。

誌理在公社上設置了一個收糧點,時間一長,凡是趕集賣糧食的,都來他這裏賣糧食。他不僅在臥龍有收購點,有幾個通往臥龍公社的主幹道,大路口也都有收購點,永鬆永茂各站一個點。看到寶娃永鬆和弟弟永茂能獨占一方收糧,最後誌理把永勝也弄回家跟他學起了做生意,永勝也就從此告別了上學,不過這也是永勝心裏所想的,因為他早就厭煩了上學。

永勝每到趕集,就跟在誌理身後打下手,也別說,永勝人小鬼大,每次總能幫到誌理,別看他隻有十來歲,但口算的能力比起誌理要強很多,每一次稱完糧食,他很快就能說出多少錢來,而誌理還要用一個小小的計算機來算賬,當計算機上的數目和永勝口算的數目一致時,誌理豎起大拇指說“三娃子,你娃好本事呀”

誌理將三個兒子培養成一個比一個還精煉的生意人,似乎他已經看到了孩子們以後的生活會是美好的,而誌信還在煎熬,還在生活中掙紮。

星期天,永金和弟弟震生懷抱衣服往白興英家走去,要說哥倆怎麼抱著衣服去找白興英呢?那是因為衣服破了,啟秀不能縫補衣服,隻有找白興英給縫補衣服。要說永金和震生所穿的衣服,那可有的說。永金和弟弟穿的衣服又肥又大,衣服上身後,哥倆的屁股就被蒙上了,最大最肥的能把膝蓋遮蓋住,在生產隊裏,大夥給他們哥倆取了外字號,名叫長袍怪俠,直到永金上中學了,他十歲的衣服都還你穿,可想而知衣服有多長。

誌信總愛說,小孩子的衣服要買大一點的衣服,他總結了,孩子長的很快,如果買合身的衣服,最多就穿一年,來年衣服就小了也就不能穿了,扔掉又太可惜!大一號的衣服可以穿好幾年,既省了衣服,又省錢何樂不為呢?

路難行,則能磨礪一個人的艱誌和毅力,節約會讓一個人更加富有,不能說窮就必須節約,而富有的人就可以浪費,人生如夢,世事滄桑多變,猶如白雲蒼狗!老話說:人窮不過一生,人富不過三代。人生變幻無窮,何不給自己留一條既寬敞又穩妥的道路,讓後來人踩著你的步伐,青雲直上呢?

一九八六年初春,臥龍公社改為臥龍鄉,早在一九八二年就將公社改為鄉,隻不過人們一直習慣叫臥龍公社,當臥龍公社門前的大牌子上,寫著臥龍鄉人們政府時,人們才慢慢的習慣將臥龍公社改口叫臥龍鄉。

誌信這一天也來到鄉裏,他沒有什麼大事,隻想扯布料給孩子們做幾件衣服,眼看孩子的衣服縫了又縫,補了又補,他實在不忍孩子們再穿縫補了數遍次的衣服,就連白興英給孩子們縫補衣服都不煩氣了,有時候白興英拿著扯開褲襠的褲子,她無從下手,很是無賴,應為扯開的褲子口已經滑絲,沒法補,補了還扯開,白興英有時開玩笑說,金娃,震生,褲襠褲襠裏墜著秤砣,要不咋就褲襠總扯開呢?在後來,永金和弟弟自己學起了針線活,他們知道褲襠愛開襠,就用納鞋底的麻繩補褲子。

其實不是永金和弟弟淘氣,才扯開褲襠,而是褲子小了,瘦了,他們上學跑早操步子一邁大,褲子就扯襠,好幾次永金手捂屁股跑完早操。要說起來,震生比哥哥永金淘氣些,他不僅僅扯褲襠,屁股上磨破了好幾個洞,袖口,肘部,幾乎沒有一處是完整的。他在班裏還有一個外號,在學校的外號那可是很是響亮,叫六洞野狼。為什麼叫六洞野狼呢?要說也不難想象,肘部兩個洞,膝蓋兩個窟窿,屁股上有時還三個洞。這六就來自於此,可野狼又如何解釋呢?哪是應為他玩起來瘋,跑起來野,活像一匹野狼,所以他的衣服褲子總破,哪像永金自小斯斯文文的,活像一個女娃娃。

誌信在商鋪裏轉悠了半天,不是嫌布料貴,就是看不上眼,接著又到街上地攤上,來回走來一圈,可惜沒有合適的,要說並非是她相不中,還是錢不多,倘若有錢,也不至於這般優柔寡斷。他在街道上徘徊,忽然間,聽見前方有人大聲叫賣,他聞聲而去。

“快來選啊....九成新的衣服便宜賣啦.....一碗米粉錢,就能賣一件款式不錯的衣服,快來挑...快來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