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瞳之大容天下(新)45(1 / 3)

第45章:最後的最後

永嘉六年,上染疾,崩於關中易州,其兄繼位,恢複官名苑瀣,追諡先帝廟號——神武仁隆昌體德孝明彰顯聖福運熙慈和,以不驚擾遺體由、葬於關中。依大苑習俗,男帝單稱,女皇雙稱,故這位在位六年的皇帝,被後世苑史稱做武仁帝。

新皇以極其隆重的儀式安葬了武仁帝,傾盡內府也在所不惜,葬禮之盛大,陪葬品之奢華,都遠遠超過了以往及以後大苑的任何一位君主,或有臣工提出勸諫,新皇隻淡然說出一句:“這是她自己掙下的,不由別人眼紅。”

就在舉國都對顯宗皇帝大加稱讚的時候,禮部尚書吳幕燁卻在一次酒醉後,隱約向家人透露了一個秘密,醒酒之後,他自己嚇得辭官歸田。但是這個秘密,卻在一個個大臣府邸下人口中慢慢流傳開來。再過幾日,群臣上朝的時候,看著顯宗皇帝,個個噤若寒蟬。

顯宗皇帝在位期間,一直是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他勵精圖治,勤儉自律,將大苑推上一個全新的興盛時代。必須承認,顯宗皇帝不但在大苑曆史上是個好皇帝,便是在整個中原曆史上,在曆朝曆代的帝王中,也算少有的明君。

可是直到他死,始終有不利於他的傳言。這位皇帝越是溫和,官員們就越怕他,他溫和到死,大家就畏懼他到死!便是他死後,史官給他的評價,也隱約提出了對他品行的質疑。

顯宗即位,朝中的官吏各有變動,該封賞的、該貶斥的都沒有什麼懸念。唯一的意外,隻有被認為堅定地站對了隊伍、顯宗皇帝最大的功臣、西北軍元帥霍慶陽。他在馬上就能享受自己勝利果實的時候,辭官告老了。

這位昔日的元帥大概辛苦得久了,辭官之後便遊曆全國,用了三年的時間,將整個大苑走了個遍,最後選在西南扈州一個小小的山村安家落戶。

裏正時常能看見霍元帥和鄰居一對老夫妻飲酒傾談,霍元帥應該對那對老夫妻隱瞞了身份,因為相鄰偶爾路過,聽見那對夫妻和霍元帥說話毫不客氣。但是霍元帥想必未曾生氣過,因為就算被那女人大聲訓斥,他也總能和那眉頭有一道傷疤的老者認真聽著,兩個人還總是喜笑顏開。

對,還有一個意外,那就是當先皇的棺槨迎入關中匆匆選好修建的墓陵時,竟發現趙如意安靜地躺在在預備安放棺槨的地方,身子僵硬,早已死去。他兩隻手緊緊護住胸前,使勁摳開一點兒,才發現手中隻有兩縷糾纏在一起的亂發,其他的什麼也沒有。他的願望沒有能實現,國君的墓室裏隻能由相王合葬,所以,這具僵硬的屍體被偷偷清理出去另行安葬,陪著他的,也隻有手中一團亂發。

除了最先進入墓室的人,也沒有人知道這點小小的插曲。

兩個月以後,街頭巷尾還對這場盛大的國喪津津樂道,尤其是墓室內的陪葬,更是小民茶餘飯後最感興趣的談資。

“我表兄就在十六衛軍,他知道得可清楚了!那送葬啊出動了一個軍隊,嘖嘖嘖!棺槨比一個房子還大!裏麵叫不上名字的寶貝咱就不說了,單單說那用來填縫的吧,放完先帝的陪葬品,不是棺材還沒裝滿嗎?就把珍珠碧玉翡翠什麼的倒進去,專為填縫!光珍珠就用去了一百六十鬥!都是指頭大一色光的勻淨珠子,竟成了填縫的了!嘖嘖,那叫亮,亮得看一眼就能瞎!”

“老皮,昨兒你還說珍珠用了一百二十鬥,怎麼今兒一天過去,就多了四十鬥?你填進去的啊!”

“這……嘿嘿,這個誰能說得準啊,反正就是不少,我攢上八輩子,也掙不來一顆珠子,我上哪去找珍珠填……”

“哎,我說,你膽子大不大,膽子要是大,晚上去皇陵走一遭,隨便伸手一摸,八輩子都夠花了。”

“哎呀,你胡說什麼呢?這可不敢瞎說,盜墓,那是殺頭的,何況去盜皇陵?”

“說說而已,你怕個什麼,我看哪,總會有膽子大的。”

的確,總有膽子大的!

這批財富被重兵押送,運往關中,埋進了匆匆修好的皇陵中,但是很快就無聲無息地被人盜走了。

刑部和大理寺都嚇壞了,這位先帝的葬禮幾乎用掉了大苑能拿出來的全部財富,為此皇帝晚上看書,都隻舍得點一盞宮燈,不舍得點比燈油貴一點的蠟燭。這麼多錢都被偷了,他能不震怒?所有人都以為一場針對全國的大通緝就要展開,誰知出於大家的意料,顯宗皇帝,居然對此態度溫和,用今年是聖人誕生一千年的借口,不主張大肆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