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節 爸爸,媽媽,給我一點空間(2 / 2)

我們在成長

為什麼父母總是不相信我們,總是隨便翻我們的東西,偷聽我們的電話呢?因為——父母不知道孩子已經長大。

症結何在?

人們總是習慣性地把年齡小與思維幼稚畫上等號。

對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沒有把握,總是覺得是非、黑白不是小孩子能知道的。

忽略了時代的進步,沒有了解到現在孩子接觸社會的機會比他們當年多得多,也“成熟”得早。

無意中讓孩子“穿上了父母自己的鞋”,用父母的觀念作為判斷標準,來判斷孩子行為的對錯。

他們不想讓孩子走彎路,走錯路,所以總想控製孩子的行為,通過翻看書包、偷聽電話這樣的方式來控製孩子。

在父母的眼中,自己依然是一個“聽話懂事”的乖乖女,還是“什麼都跟父母對著幹”的問題少年,又或是有了自己觀點的小大人?

如果是乖乖女,那麼當父母對你嚴加看管的時候,恐怕就得放棄自己的想法,“屈從”於父母的要求。如果是“問題少年”,那麼多半會引發一場“戰爭”,衝突的兩方互不相讓,總以為自己是對的,因而無法容忍對方的立場和想法。

是放棄,還是爭吵?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當然有。那就是對症下藥,讓父母感受到自己在成長。

試一試

選擇一個適當的時機,跟父母聊聊天。可以談談學習,身邊發生的事情,可以就男女同學的關係進行評論,可以針砭時事,可以就某種社會熱點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要通過言語、行動來向父母證明自己的能力、自己的思考或者價值觀是值得父母欣賞的,也是可行的,也許以下幾點可以做到:

在學習上取得一定成績,向父母證明自己的實力。

獨立按自己的安排、自己的設想完成一項任務。

在父母麵前發表自己對班級中男生女生交往的看法,並與他們進行探討,盡量用充分的事實和理由來佐證。

談談自己對考取大學的設想。

讓父母意識到時代已經發生變化,不同於以前了。

沒有必要要求父母改變他們的所有觀念與做法,像我們一樣做個“新新人類”。隻需要讓家長了解到我們正在成長,而且我們的觀點不再是幼稚、膚淺的,那麼,作為父母,肯定會給我們相對的空間。因為這個時候,父母已經相信你自己能夠處理好身邊的事情了,自然就不會過多地幹涉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