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宗在位的時候,公元1102年~1105年,全國許多地區鬧蝗災,蝗蟲吃光了莊稼,人民難以生存。公元1117年,黃河突然決口,有100多萬人奪去了生命。自然災害的橫行,再加上貪官汙吏搜刮民膏,致使百姓生靈塗炭。
睦州青溪(今浙江淳縣)地方,出產各種花石竹木,朱勔的應奉局常常派差人到那裏,搜刮花石。當地有個聽方臘的人,家裏有個漆園。方臘平時靠這個園裏出產的花石勉強度日。自從朱勔辦了花石綱以後,方臘家也遭到勒索。方臘恨透那些官府差役,又看到當地農民兄弟受盡花石綱的苦,就決心把大家組織起來,造官府的反。
公元1120年的一天,幾百個苦大仇深的農民聚集在方臘的漆園裏,方臘激動地跟大家說:“現在官府賦稅勞役那麼重,那些大官們還要敲榨勒索。老百姓好容易生產了柴漆、紙,也被他們搜刮得精光。我們一年到頭勞苦,結果一家老小受凍挨餓,連一餐飽飯都吃不上,你們看怎麼辦?”大夥兒高聲嚷起來說:“請您下命令殺官賊吧,我們要爭個公道!”
方臘受到農民的擁護,就打起殺朱勔的旗號,發動起義。方臘擔任起義軍的統帥,自稱“聖公”。將士們帶著各色頭巾,作為標誌。憤怒的起義將士,殺死那裏的官吏,焚燒他們的住宅。青溪附近一帶的百姓都被官府害苦了,紛紛響應方臘起義軍。沒到十天,起義軍就聚集了幾萬人馬。
當地官軍將領派兵鎮壓,被起義軍打得落花流水,兩名宋將被殺死。起義軍乘勝攻進青溪縣,趕跑了那兒的縣官。接著,又接連打下了幾十座縣城,很快打到了杭州。戰報傳到東京,把宋徽宗嚇昏了。宋徽宗趕快派童貫帶領十五萬官軍到東南去鎮壓起義。童貫到了蘇州,知道花石綱引起的民憤太大,立刻用宋徽宗的名義下了一道詔書,承認錯誤,並且撤銷了專辦花石綱的“應奉局”,把朱勔撤職。東南的百姓看到朝廷取消了花石綱,罷免了朱勔,總算出了一口氣。童貫卻在這時候,加緊部署鎮壓起義的兵力。
童貫集中各路大軍進攻,方臘不得不退回青溪,據守在山穀深處的幫源洞堅持戰鬥。官軍不知道山路,沒法進攻。不料,起義軍裏出了奸細,給官軍引路。官軍終於摸到幫源洞,方臘沒有防備,被俘虜了,沒多久,被押解到東京,慘遭殺害。
方臘起義雖然失敗了,但是給了北宋王朝一次沉重的打擊。和他同時期,在北方也爆發了大規模的起義,起義領袖宋江等三十六人從山東起兵,在青州、齊州、濮州(都在今山東省)流動作戰,每次都痛擊宋軍,威脅著宋朝廷。
宋江起義也被稱為京東起義,發生地點在鄆州梁山泊(今山東梁山縣)。梁山在鄆州壽張縣南35裏。北宋初年,黃河決口,淹沒了梁山附近很多田地,形成了一個方圓數百裏的大湖泊,被稱為梁山泊。附近的農民紛紛來到這裏,靠打漁、采蒲為生。
宋徽宗時官府強占土地良田,梁山泊被朝廷收歸“國有”,規定凡農民到湖中打漁、采蒲均要繳租納稅,且數額巨六遇荒年也不例外。當地的農民無法正常生活下去,隻得起來造反。梁山山勢險峻,易守難攻,交叉縱橫的梁山泊水路又是天然的屏障。於是很早就有人上了梁山,占山為王,求一條生路。官府不斷鎮壓,農民不斷地往梁山上跑。終於,造反農民的勢力越來越大,有36位身懷武藝的農民首領都聚到了梁山泊。他們推舉宋江作為總首領,舉起了起義的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