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1 / 3)

用寶潔上妝,怎樣有效利用美容產品的價格敏感度

全球領先的洗滌劑產品製造商,希望自己能夠讓全世界更多的男女漂亮起來,所以它依然雄赳赳地在美容產品市場闊步前進。

最近,寶潔的CEO雷富禮又成為華爾街的那些證券分析師和股票投資者追捧的對象了!

就在剛剛上調本財年的業績預期的第二天,1月28日,這家總部位於辛辛那提的消費品巨頭,對外宣布以57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位於波斯頓的著名男士美容用品公司―――吉列公司(GilletteCo.G)的股票,成為寶潔史上單次收購額的新高。

事實上,寶潔公司已經占據全球美容產品市場約10%的份額,不過雷富禮希望這個比例能夠變得更大,因為從去年下半年的數據來看,美容產品業務的淨利潤率要遠遠高於其他的業務模塊。

貼著日化產品標簽的寶潔正傾斜越來越多的公司資源到它的“美麗產業”中。

瓶裝的希望

到目前為止,全球的美容產業大約為1700億美元的產業規模,這其中包括:護膚品、美發產品、彩妝、香水、整形手術、健身俱樂部和減肥藥等。在美國,每年用於美容方麵的消費額已經高於教育投資總額。高盛的分析師曾估計全球的美容產業―――其中包括240億美元的護膚品,180億美元的彩妝,380億美元的美發產品,以及150億美元的香水產品―――還在以每年7%的速度遞增,兩倍於全球的GDP增長率。作為全球最大的美容品公司之一,歐萊雅13年來年平均利潤增幅高達14%。

與傳統的日化產品不同的是,美容產品的價格敏感度低。決定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往往不是價格因素,而是消費者對該產品的心理感知因素。因此傳統行業的價格戰爭幾乎沒有蔓延到這裏。類似奢侈品消費,消費者消費美容產品,更多的是獲得一種精神享受。對於消費者來說,他們購買的是一種希望。

當了解到俄羅斯的女性消費者,每個月都會將其可支配收入中的大部分用於購買美容產品,AlexNasard,這位負責寶潔東歐美容產品業務的營銷總裁,意識到美容產品將成為寶潔東歐業務的巨大增長點。“到2009或2010年,東歐的美容產品市場規模將翻一番,到時美容產品銷量將遠遠高於洗衣粉等日化產品銷量。”

在日化產品的市場份額近乎封頂,行業內的價格戰此起彼伏,以及原材料價格繼續上漲的三重壓力下,那些用來描述美容產品市場的數據,給寶潔帶來新的興奮點。2004年,寶潔的美容產品業務銷售超過170億美元,占總銷售額的34%,其中以玉蘭油為代表的護膚、彩妝產品更是以雙位數的速度,在市場中擴張。於是在這個被《經濟學人》稱為“瓶裝的希望”的產業中,寶潔正努力把“10%”的份額變成它在其他市場中象征絕對領導地位的“20%”。

“這個市場目前還沒出現強勢領導者”,這是雷富禮的判斷。

寶潔的新“妝”

事實上,寶潔在美容產品市場耕耘已久。

早在25年前,寶潔的美容護膚品就在全球獲得了10億美元的銷售收入,而如今寶潔在美發產品方麵齊全的產品線,大約每年為公司貢獻了數十億美金的營業收入。2004年,繼“潘婷”之後,海飛絲成為寶潔的“10億美元品牌榜”上的新貴。然而寶潔在進一步強化它在洗發水市場的領導地位時,卻也為公司打造高端的化妝品品牌帶來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