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女人見蘇晴雪氣的渾身發抖,卻始終吐不出一個字來,多年的積怨可謂一掃而光,感覺自己舒服的都快要飄起來了,大快人心,實在是大快人心啊。
於此同時,那女人又見到樓梯上走來一個西裝革履的中年人,想著正事要緊,雖然看蘇晴雪吃癟是件樂事,但比起兒子的前途來說,還是巴結那人重要。
那西裝男不是別人,正是剛才和莫校長通電話的京華招生辦主任——胡凱胡老師。
胡老師雖然外邊看著光鮮,但內心很苦啊,現在的大學都他媽瘋了,每年高考過後,搶高分學生都成風,清北的,南大的,旦大的,這些放眼國內外都是名列前茅的世界級名校,都加入了搶學生的潮流之中。
每年的招生標語都改成了,去年有多少省高考狀元,市高考狀元來了我們校,他們共同的選擇,難道你會覺得差嗎?
好像誰招的高分狀元多,誰就是華國第一大學的樣子。
胡老師雖然也覺得這不成體統,但沒辦法,潮流如此,你不搶,別人搶,高分考生都不來你學校,你說你學校牛逼,誰他媽信啊?
所以,每年高考過後,胡老師就感覺壓力山大,學校有名額,必須招進多少省高考狀元,市高考狀元,起碼不能比清北招的少。
完不成這個任務,這不是咱們學校不如清北,而是因為你胡老師無能,你無能你就要讓位,讓能搶來學生的上,所以,每年高考過後,胡老師就全國各地跑,動員所有人脈力量,爭取多拉幾個高考狀元上京華。
可這越來越難了,現在的學生,尤其是高分學生,眼光高啊,家世好啊,看不上國內大學了,不是港澳,就是出國,這讓胡老師想起來就想大罵,既然你不準備在國內讀,你參加個毛的高考啊?
但罵歸罵,學生還是要搶,不搶,位置不保,他這一次來中海就是為了搶方緣這個十三省理科狀元的。
但剛到中海,就被市教育局一個副局長截胡了,說有個學生家長想請他吃飯,這意思胡老師也明白,孩子考的一般,高不成低不就,估計也就是剛夠京華招生線的樣子,想走走他的關係,運作運作。
這是有門道的,華國的高考是公平的,有分上,沒分滾一邊,但上和上也是不一樣的,因為大學有多個專業,比如經濟係,這分數比錄取線能高20分,而農學院,低於錄取線五六分有時也可以上。
這有些學生,如果隻夠農學院的分數,卻想上經濟學院,能不能夠呢?這是可以的,走個關係就行,大學收你看考分,但分到哪裏,不隻是考分,那裏麵也可以有人情,而且不違法。
胡老師也明白,估計這個要請他吃飯的學生家長打的就是這個主意,老實說他不想來,但人在社會走,哪能不顧及一點人情?市教育局雖然管不了他,但也是教育局的啊,難保哪一天人家不會高升了,那也是不能隨便得罪的。
他磨不開麵,隻能來了,本來那學生家長說要去五星級飯店請他的,但這不是逼著他犯錯誤嘛,他不同意,就說隨便一個飯店都可以,太好的反而不能去。
人家學生家長就說了這個地方,他想想覺得可以,然後,人家學生家長先來訂包間,中海市教育局的副局長陪著他在外聊了一會,這時才進來。
那女人見到胡凱挺著大肚腩,一臉不情不願的走了進來,心情更覺忐忑,天,這可是京華大學的招生主任,能量大著呢,這次要不是走了市教育局劉副局長的關係,恐怕還請不來呢。
那女人請胡凱吃飯,確實是想走個關係,因為她兒子雖然考的不錯,但也就剛夠京華錄取線,或者再高一點,比起她兒子想上的商學院是差些分的,但隻要這頓飯胡老師吃的好,吃的開心,那上商學院就八九不離十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