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1)金銀花提取物的製備取金銀花,加水煎煮二次,分別加水10倍量、8倍量,每次煎煮2h,合並煎液,過濾,濾液加入石灰乳調節至pH至10~12,靜置,濾取沉澱,加適量水,加硫酸調節pH至6~7,攪勻,過濾,濾液濃縮至稠膏狀,即得。
(2)黃芩提取物的製備取黃芩,加至沸水中煎煮二次,分別加水10倍量、8倍量,每次煎煮1h,合並煎液,過濾,濾液加硫酸調節pH至2,靜置,濾取沉澱,用乙醇適量洗滌後,幹燥,即得。
(3)本品為混懸顆粒,浸膏采用煎煮法提取,酸堿法純化,采用濕法擠壓過篩製粒。金銀花提取物、黃芩提取物為主藥,金銀花提取物兼有黏合劑作用,糖粉、澱粉為吸收劑。
3.益母草泡騰顆粒
【處方】益母草1000g糖粉適量糊精適量檸檬酸適量碳酸氫鈉適量橘味香精適量製成800g
【製法】(1)提取、純化將益母草加水煎煮2次,第1次加水10倍量煎煮1.5h,第2次加水8倍量煎煮1h,過濾,藥渣壓榨,壓榨液與濾液合並,濃縮至與原藥材量1∶1時放冷至室溫,加乙醇至含醇量達40%,冷藏24h,取上清液再次濃縮至1∶1,放置24h,取上清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40左右(80℃),備用。
(2)製顆粒、幹燥、整粒、分級將上述稠浸膏分為甲、乙兩份,甲份較多些,取甲浸膏與處方中的部分糖粉、糊精及全部的碳酸氫鈉用一號篩製成顆粒,80℃以下幹燥,用一號篩整粒,用一號篩、五號篩分級,合格顆粒稱甲顆粒;取乙浸膏與處方中的其餘糖粉、糊精和全部檸檬酸同甲顆粒製成顆粒,幹燥,整粒,分級,稱乙顆粒。
(3)混合、分劑量將甲乙兩顆粒充分混合均勻,用噴霧器噴入少許橘味香精,密閉放置一定時間後,按每袋裝20g分裝。
注:(1)本品為泡騰顆粒劑,采用水醇法製備清膏,采用濕法擠壓過篩製粒。
(2)處方中益母草清膏為主藥且有黏合劑作用,糖粉、糊精為吸收劑,檸檬酸、碳酸氫鈉分別為泡騰顆粒的酸性成分和堿性成分,香精為矯味劑。
五、考核標準
優秀:操作熟練、規範;熟悉顆粒劑工藝流程和製備要點;能熟練完成顆粒劑的製備。
合格:操作基本熟練、規範;了解顆粒劑的工藝流程和製備要點;能基本完成顆粒劑的製備。
不合格:操作不熟練、不規範;不了解顆粒劑的工藝流程和製備要點;不能獨立完成顆粒劑的製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