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蒙古帝國BOSS成吉思汗(4)(3 / 3)

隨著西夏的滅亡,成吉思汗時代的蒙古軍征戰也就此結束了。因為在中興府陷落的三天前,這位大汗就因病在軍中歸天,終年66歲,臨死前遺言秘不發喪。蒙古軍護送大汗遺體回漠北時,他們殺死了沿途遇到的每一個人……

這位將古代戰爭的規模與恐怖推到極致的一代天驕雖然離去,但蒙古大帝國的擴張遠沒有結束,窩闊台、拖雷、拔都、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這些鐵木真的凶猛子孫繼續高舉“侵略侵略再侵略”的“偉大”旗幟,繼續征戰不斷擴張——

1234年,成吉思汗的三猛兒元太宗窩闊台聯合南宋出兵,將金國徹底滅亡。

1235年,窩闊台決定派出其大哥術赤的次子拔都(1208—1255)為首的皇子們(包括察合台的兒子拜答兒、窩闊台的兒子貴由、拖雷的兒子蒙哥等)率軍西征。

1237年—1238年,拔都大軍大舉進攻俄羅斯,連續攻占梁讚、莫斯科、羅斯托夫等十餘城。

1240年,拔都大軍攻陷基輔(今烏克蘭首都)。

1241年—1242年,拔都大軍入侵匈牙利和波蘭,大敗波蘭軍、日耳曼軍和條頓騎士團以及匈牙利軍,兵鋒直抵多瑙河,匈牙利首都佩斯陷落。拔都在俄羅斯鹹海和裏海北部建立起蒙古四大汗國之一的欽察汗國(也稱“金帳汗國”)。

1253年,成吉思汗的小猛兒子拖雷的長子、元憲宗蒙哥(1209—1259)派出弟弟旭烈兀(1217—1265)率軍西征。同年底,蒙哥的另一個弟弟忽必烈(即未來的元世祖)攻滅大理。

1256年,旭烈兀大軍殺入伊朗和伊拉克,攻克巴格達,滅亡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並侵入敘利亞,在西亞建立起蒙古四大汗國之一的伊兒汗國(也稱“伊利汗國”)。

1276年,元世祖忽必烈麾下名將伯顏(1236—1295)率軍攻克南宋首都臨安(今杭州)。三年後,南宋大臣陸秀夫背著9歲的南宋末代皇帝趙昺投海自盡,南宋自高宗趙構稱帝,至此滅亡,曆時153年。

忽必烈在位期間(1271—1294),曾出兵侵略日本、安南(今屬越南)、占城(今屬越南)、緬甸、爪哇(今屬印度尼西亞)等國,多遭失敗。

一個史無前例的蒙古大帝國最終建立,而在這驚心動魄戰爭的過程中,依然是無休止的血腥殺戮……

如何評價成吉思汗及其子孫的征戰,曆來史學界爭議不休。讚譽者說他們的征戰削平了中西通道上的“堡壘”,促進了東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以及各民族的融合;抨擊者說他們的征戰凶殘至極荼毒生靈破壞文化,是史無前例的大災難,是曆史的倒退;也有史學家認為在成吉思汗一生的作為中,“統一蒙古”是“好事”,對外侵略是“壞事”。而今天的蒙古人(包括蒙古人民共和國和我國的內蒙古)則一直把他奉為蒙古曆史上最了不起的民族英雄,是“最初蒙古國家的締造者”,是“光輝的組織者、傑出的政治活動家和偉大的統帥”。1962年,成吉思汗的八百周年誕辰祭成為蒙古國的重大盛典。

無論如何評價,成吉思汗個人出類拔萃的才略以及他給世界曆史帶來的巨大影響,幾乎是無人否定的。“一代天驕”、“民族英雄”也好,“殺人魔頭”、“侵略元凶”也罷,也許後世的毀譽對這位亂世巨擘來說並不重要。反正他的一生沒有白活,他通過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苦奮鬥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並在激蕩雄渾的人生中享受著他所認為的巨大幸福……

最後一個帝國BOSS的故事結束了。

無論是居魯士、亞曆山大,還是秦始皇、漢武帝,或是李世民、成吉思汗,都已成為曆史,這些戰爭促進了文明,也毀滅過文明,戰爭中皇帝的雄才,揮灑出無數將帥的智慧勇猛,也有百姓的災難。我想讓讀者們從故事中知道一些曆史,知道一些文明,對比一下東西方曆史的差異和其中有趣的事情,雖然戰爭絕對是殘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