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節拉弦樂器(1 / 1)

民族管弦樂隊中使用的常規弦樂器主要以高胡、二胡、中胡、革胡、拉阮為代表。這是一組由皮膜振動發音,用琴弓係上馬尾而摩擦琴弦演奏的樂器.由於弓弦樂器在演奏中富有歌唱性的表現力,胡琴家族中的這些常規樂器在音色上十分悅耳動人。尤其是由弦樂聲部群組合起來演奏的曲調,更能體現出音樂的寬厚與力度變化。在一些重奏形式的弦樂器表現中,獨奏性旋律的個性張揚通常最能體現它的樂器特色。二胡屬於中音區的樂器,高胡則是旋律性的高音樂器,中胡深沉而厚實的音色,使二胡與高胡在音響的融合性上有所包融和統一。在管弦樂的演奏編配E還是具有相當的和聲群體感的,但要考慮到民族樂器在音色搭配上的合理運用。有些樂器在演奏和聲性音響時,如果編配選擇不當就會出現怪聲和聲音的不融合現象。

一、二胡

琴弓的弓杆與弓毛由右手控製,二胡的琴弓弓毛是放髓在二胡兩根弦之間來拉奏的,而不像西方小提琴弓子和弓毛是放開來,置放在琴弦之外拉奏的,所以,二胡演奏時的弓毛觸弦的內外二弦間的距離是非常小的,拉奏操作時發音是很難控製的。現代二胡的琴弦是用鋼絲刹成的,二胡的琴弦發音是依靠弓毛摩擦琴弦產生物理振動而發聲。弦是由二胡琴碼至千金之間的距離為振動範圍,內弦比外弦要粗。從千金位置為空弦音(基本音高)開始,由上把位(原把位)至下把位,手指越往下移動,琴弦所發出的樂音就越高。

二胡琴弦的張力是依靠弦軸的調節來控製的。弦軸有的用純木製作,有的用金屬製作。琴弦的軸裝置就如同一個機械傳動係統,琴弦一頭放置在軸杆上,當軸滾動拉緊弦時,琴弦的音高就會升高。

二胡的琴弓配合指法在弦上可以發出各種不同聲響的樂音。劉天華的《空山鳥語》就采用左手滑奏技巧摹擬出很多的鳴聲。琴弓在兩弦之間做自然的跳躍性動作,這稱為跳弓,它可以發出一連串類似水珠般的聲音,輕盈而具有動感。

早期的二胡合奏主要是在民間樂種的音樂中使用,像廣東音樂、江南絲竹、現代樂隊中,二胡早已被作曲家們從弦樂聲部群的角度去使用,大型樂隊一般二胡在二十把左右,中型樂隊在六到十二把。這種弦樂群的聲音厚重、溫和,有高、中、低三種胡琴類的組合,通常也演奏一些和聲性的旋律和音型,但現代民樂隊中的弦樂群是樂隊中最具有民族風格的組合。在表現熱情洋溢、富有歌唱性的曲調時,弦樂聲部是它們最擅長的本領。

樂隊中使用二胡時都采用坐姿來演奏,二胡樂手將琴簡置放往左大腿根部位之上,左手持琴向正前方側立,右手握住弓杆及弓毛做左、右方向的推拉動作。

二、高胡

即高音二胡,它主要在廣東粵劇和廣東音樂中使用。俗稱粵胡或南胡。後來隨著現代民族樂隊的發展需要,高胡被定為民族樂隊拉弦樂的高音聲部樂器,它的音色明亮、柔和而纖細,極適於表現婉轉、悠揚的曲調。高胡的樂器構造與二胡基本相同,所用琴笛、琴杆規格略小於二胡。傳統高胡演奏一般多采用坐姿、雙膝夾琴笛的方式,以便隨時調節音量和音色需求。

三、中胡

它與二胡的性能一樣,隻不過琴體比二胡略大一些,發出的聲音稍低一些,演奏方式與二胡相同,但中胡演奏的左手把位距離和右手運弓力度都要比二胡大,所以,它的發音低沉、圓潤,音質柔和。

四、革胡、拉阮

這是專為現代民族管弦樂隊合奏發展而研製配合使用的低音拉弦樂器。形狀類似貝大二胡,實際上也就是二胡的放大製作。這種樂器演奏,是依靠左手指板的上下移動來確走音高,但指法的把位距離要比二胡大很多,弓子采用外置式演奏方式,它的聲音低沉厚實,音色渾厚。革胡的底部都裝有鋼柱型的支架,以便於撐住樂器。

拉阮是類似大提琴的低音拉弦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