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作為學術對象的沈陽故宮(1 / 2)

沈陽故宮,即清入關前的沈陽(盛京)皇宮和遷都北京後的盛京行宮(或稱奉天行宮),位於今遼寧省沈陽市明清舊城中心。後金天命十年(明萬曆四十四年,1625)清太祖努爾哈赤定都沈陽後創建,初成於清太宗皇太極改元稱帝的清崇德元年(1636)。清入關後至乾隆時期又有較大規模的改建與增修。民國15年(1926)以後,其建築群陸續辟作博物館(現稱沈陽故宮博物院)。1961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確定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 年 7 月列入枟世界遺產名錄枠“中國明清皇宮”項目。

沈陽故宮曆經近四百年的滄桑,至今仍基本保存著清代中期形成的宮殿格局和建築風貌。它不僅是一處著名古代宮殿建築群和曆史文化旅遊勝地,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學術價值。

16世紀末至17世紀上半葉,中國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女真族(後改稱滿族)興起於遼東地區,建立本民族的地方政權並迅速發展壯大,於1644年入主中原,建立統治中國268年的清王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重要的曆史事件之一。沈陽故宮作為清入關前宮殿的曆史,上承後金政權的開國創業,下啟其發展為全國統一封建王朝的興盛繁榮,保存完好的古代宮殿建築,成為承載這一曆史轉變過程最重要的實物遺存。因此,作為1625~1644年近20年間後金(清)政權統治中心,當時在這座宮殿中發生的曆史事件,成為反映其相應階段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諸方麵狀況最具研究價值的組成部分。

順治元年(1644)清遷都北京後,政治統治的中心雖然轉移,但東北地區既是清王朝的發祥的“根本重地”,又與清皇室及八旗的利益有著密切關聯,並直接影響到邊疆的鞏固和與俄羅斯、朝鮮等鄰國的關係,所以仍受到中央政權特殊重視。沈陽(盛京)城被尊為國家陪都,又是這一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行政中心,位於城中的清入關前宮殿仍是皇室產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1671~1829年的一百五十多年間,4位當朝皇帝10次來到這裏,乾隆初年起又正式擴建為皇帝東巡謁陵時的盛京行宮。清朝末年,國力漸衰,鹹豐以後皇帝再沒能回東北祭祖謁陵,處於國家“龍興重地”的盛京故宮也因列強入侵而蒙受恥辱。因此,清入關後的二百多年中,這座宮殿不僅與東北地方曆史相關,也承載著許多具有全國性影響的重大事件,成為其曆史價值的另一個重要方麵。

作為清代以後與北京宮殿並存的皇宮建築群,沈陽故宮的建築文化,更多地體現了17世紀前期東北地區和滿洲民族的特點,與明、清兩代全國性統一政權的宮殿——北京皇宮既有相同的因素,又有顯著的區別。其中涉及建築群形成年代、政權統治區域、自然地理環境、經濟發展狀況、宮殿使用者所屬民族的居住風俗和文化信仰等多方麵的原因,並通過古建築實體的布局、造型、裝飾裝修、營造技術和使用功能等外在直觀的因素表現,成為代表中國宮殿建築文化多樣性特色的珍貴範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