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紅色文化具有強烈的政治性,其蘊含的思想、精神和核心價值在國外能否被人接受呢?回答是肯定的。在民主革命時期,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鬥爭,是當時世界人民反帝反壓迫鬥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的革命鬥爭得到了世界其他國家人民的支持,中國人民的革命鬥爭也為世界人民的反帝反壓迫鬥爭做出了偉大貢獻。抗日戰爭時期,許多外國新聞記者來中國,如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和夫人海倫·斯諾、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艾格尼史沫特萊、伊斯雷爾.愛潑斯坦等,英國記者詹姆斯·貝特蘭、岡瑟.斯坦因,德國記者漢斯.希伯等,他們曆盡辛勞訪問延安和抗日根據地,努力向世界人民報道中國共產黨進行的革命鬥爭和中國人民的英勇鬥爭,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許多外國友人來華開展醫療援助活動,如加拿大的白求恩大夫、美國的馬海德大夫、印度援華醫療隊隊長愛德華和他的醫生們、匈牙利的沈恩大夫等,他們或到前方診治傷病員,或協助訓練醫務人員,或參與籌設醫療機構,白求恩大夫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在抗日戰爭期間不少國際友人包括戰鬥員、指揮員及軍事觀察家等來到中國,在戰鬥人員中,有以庫裏申科為首的蘇聯誌願飛行員大隊700人,200多人在中國犧牲,以羅伯特·山德爾、傑克·紐寇克為隊長的美軍駐華空軍人員,犧牲而有姓名可考者數十人。因此,陝西紅色文化的創造主體不僅是中國共產黨人和廣大人民群眾,許多外國進步人士也是中國紅色文化的創造者,中國紅色文化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這也決定了紅色文化的共享性。
國際無產階級的革命精神是紅色文化精神的世界資源。紅色文化精神的形成,不僅來自於對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精神的繼承和發揚,而且也得益於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精神的影響。十月革命開創了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新紀元,促使全世界無產階級同被壓迫民族進一步聯合起來。在這樣的新時代,中國的無產階級革命必然成為世界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一部分。紅色文化精神正是中國共產黨人汲取世界無產階級徹底革命精神的結果,並使得紅色文化精神內容豐富、博大、精深、光耀中華,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十月革命以後,蘇聯的革命成為中國共產黨人領導中國革命的榜樣,蘇聯共產黨人和蘇聯人民的革命奮鬥精神,是鼓舞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去進行推翻三座大山、建設美好社會的艱苦卓絕的鬥爭的強大動力。
在中國革命艱難的歲月中,有許多國際友人直接參與了中國革命的征程,他們把無私的國際主義精神撒播於中國大地。白求恩是直接參與中國革命的國際友人的代表,他為中國革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犧牲在中國人民抗日的崗位上。毛澤東同誌在《紀念白求恩》這篇光輝著作中對白求恩精神給予了精辟的提煉和高度的評價,指出:“一個外國人,毫無利己的動機,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當做他自己的事業,這是什麼精神,這是國際主義的精神,這是愛國主義的精神,每一個中同共產黨人都應該學習這種精神。”以白求恩精神為代表的國際主義精神,是紅色文化精神的重要來源和重要組成部分。
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文化軟實力的建設尤為重要。如果一個大國不能為國際社會提供一種具有引導力的文化形態、具有普遍價值的道德或文化理念,其大國地位不僅難以被其他國家所認可,而且其本身的發展也難以持續。實現中國崛起,中國要成為真正的世界大國,中華文化應承擔起引領世界文明發展的責任,單靠中國傳統文化是不夠的;進步著的人類永遠是追求真善美的,中國紅色文化的先進性,決定了其能夠成為人類文明發展的航標。
陝西紅色文化是中國紅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中國紅色文化共同的特性。建設陝西紅色文化軟實力的要義就在於陝西紅色文化的精神和核心價值為主體所認同、所掌握,紅色文化的價值觀內化為主體的價值觀念、精神追求,成為主體的行為動力和行為導向。
陝西紅色文化軟實力的建設是主體的價值認同和陝西紅色文化精神及價值體係轉化為主體本質力量的過程。對主體來說,是主體對陝西紅色文化精神和價值體係的認同,把陝西紅色文化精神和價值體係內化為自己的知識、情感、價值取向,並指導自己的實踐活動;對陝西紅色文化來講,是陝西紅色文化的精神和價值體係塑造主體的精神和文化心理的過程。
(二)主體對紅色文化精神和價值體係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