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正業表麵不慌不忙,心中卻是警惕十足,雙手一震,馬步分開,嚴陣以待。轉瞬之間,楊中平便來到了陳正業身前,雙拳直取麵門而來。眼看那對沙缽大的拳頭就要落到自己的臉上,陳正業倏然一個側身,讓開了楊中平的拳頭,同時雙手按在楊中平的手臂上,接著用力的一推。
楊中平正奮力往前衝,卻突然收到來自側身的力量,身形頓時不穩,側翻過去。陳正業這一手正是太極拳中有名的攬雀尾,將太極拳四兩撥千斤的特點顯露的淋漓盡致。
眼看自己一擊奏效,陳正業苦大仇深的臉上也露出了些許自得。不過他依然不敢大意,楊中平能從虎榜末端一路殺到龍榜,足見他絕對不是浪得虛名。
果然,陳正業的警惕不是沒有道理,楊中平受了一擊攬雀尾,身形控製不住,眼看就要側翻在地。可是就這他身體快要倒地的時候,卻如同不倒翁一般,又立了起來,而且身體還靠向了陳正業。
陳正業目瞪口呆,雖然知道這楊中平不接單,卻沒有想到會有這樣神乎其技的反擊方式。
要說楊中平這一招也不算首創,醉拳中就經常快要看到這樣的套路。但是比起醉拳,楊中平剛剛的那一下弧度之大卻是絕無僅有的。這要歸功於楊中平彪悍的身體素質,力量和敏捷同時達到一百,而且經過塑體膠囊改造過的身體柔韌性更是極佳。同樣的招式,楊中平用出來,自然會有一種化腐朽為神奇的感覺。
陳正業大吃一驚,連忙想要躲避,卻依然來不及了,楊中平重重的撞擊在他身上。陳正業再也紮不穩馬步,腳下踉踉蹌蹌。跌跌撞撞像是喝醉了就一般,牛逼楊中平剛剛還像醉拳。
眼見陳正業步伐已亂,楊中平正要趁勝追擊,卻不想他竟然晃晃悠悠又站穩了。楊中平大感驚奇,仔細回憶了一下陳正業剛才的動作,才發現他剛剛的一些列動作正是用來化解力道的。
“化勁的太極高手果然不同凡響!”楊中平心下暗讚。若是對手是一個暗勁高手,僅憑楊中平剛剛那一下撞擊,足以將對方輕鬆撞出擂台。但是楊中平現在麵對的是化勁高手,還是化勁中最難對付的拳種之一——太極。
和太極高手作戰,很難一擊致命,隻能慢慢磨。然而一旦你決定和太極高手打消耗戰,卻又落入了他們的圈套。因為太極高手是最擅長打持久的消耗戰的。
可以說,每一個太極拳高手都是忠實的阿基米德擁躉,將他的那句“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翹起地球”奉為圭臬。雖然太極拳創始人不一定知道阿基米德是誰,但是卻將這個杠杆原理完美的融合到了武術當中。雖未的四兩撥千斤,正是運用了杠杆的原理,隻要你找打對方的這一刻的重心點和另外一個支撐點,那麼隻需要極少的力量,就能將對方擊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