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征的心情很差,這個月已經加班五次了,快遞公司的底層工作無疑是辛苦的,包裹的分類、盤點、入庫,其工作量之大,堪比舊社會的碼頭工人。一個月3000塊的收入雖然不算很低,但除了能滿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也不會有任何的閑錢做其它事,部隊退役後,工作了兩年,29歲的陳征甚至還是個處男……
11月的天氣已經十分寒冷了,呼嘯的西北風,夾雜著沿海城市特有的潮濕,讓行人的臉色都帶著幾分慘白。陳征穿著他那套有些複古的軍大衣走在回家的路上,臃腫得有些好笑。“維維!臭小子……”一個久違的聲音從背後傳來。陳征愣住了,“維維”是他的小名兒,自小父母離異的他,隻有母親和哥哥會這樣叫他。而這個聲音來自於一個男人,哥回來了?
肖亮比陳征大一歲,是陳征的表哥,雖屬表親但自小就和陳征關係極好。與陳征的平庸不同,肖亮可以說是天之驕子,父母八十年代中期從國企內退,下海經商。借著當年的大好形勢,肖亮的父母可以說是早期比較成功的紅頂商人了。家境優越的肖亮,有著不俗的外表,雖然自小性格頑劣,但是學習成績卻一直名列前茅,在那個以學習成績為終極目標的年代,肖亮的童年和少年生活無疑是完美的。
然而,作為肖亮的表弟,陳征卻知道一些肖亮不為外人道的往事。小學四年級的時候,肖亮去陳征家玩兒。九十年代初最時尚的少年娛樂節目,則必定是電子遊戲了。而遊戲廳更是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盛極一時。兄弟倆不能免俗,自然也是各種街機遊戲的忠實粉絲。
十歲的肖亮帶著九歲的陳征,大搖大擺的走進了遊戲廳,買了十塊錢的遊戲幣。在九十年代初,一個小孩子在遊戲廳這種魚龍混雜的地方拿出這麼多錢,並不是什麼明智的舉動。很快,幾個初中生的所謂小混混,便將他們哥倆圍了起來,口中說著什麼“借哥倆幣,不給就打”之類的話。陳征是個老實人,被幾個大孩子嚇唬,頓時失了方寸,嘟嘟囔囔的推諉著。而他的這位表哥,卻在對方的拳頭打在了自己臉上之後,咆哮著從兜裏拿出了一個黑色的圓柱狀物體,向幾個小混混捅去。幾聲慘叫過後,小混混們抽搐著倒了一地。陳征後來才知道,肖亮是把他父母公司,保安用的電棍偷了出來。
那個時代的電棍福特很高,雖然對人體的傷害相對較大,但是效果也的確顯著,抽搐中的幾人根本無法再站起來。陳征本來要拉著肖亮逃走,而肖亮卻滿眼血紅,瘋魔般的推開陳征,舉起凳子朝最先動手的小混混臉部砸去……那時候遊戲廳的凳子都是鐵製的,座上雖也套了層皮革,但用來打臉卻也絕對堪比凶器。一聲慘叫後,小混混滿臉是血的不動了。陳征那時已經嚇的哭了出來,遊戲廳的其他人早就四散逃走,剩下個中年人老板報了警。而肇事者表哥卻如沒事人般的在一旁的玩著他最喜歡的“街頭霸王”……
十歲孩子的正當防衛自然是可以讓人理解的,肖亮一臉無辜的表情,更讓民警同誌很快打消了他蓄意傷人的假設。在了解了電棍來源後,象征性的教育了幾句就讓他回家了。幾個小混混是當地著名的不良少年,雖然年紀不大,卻是劣跡斑斑,已經被民警關注很久了。本來最近也打算找個由頭去教訓教訓他們,而肖亮這次出手雖說重了些,卻也著實幫了民警的不少忙。隻是後來聽說,被肖亮重擊臉部的小混混,鼻骨骨折,以後將要失去嗅覺了。
肖亮初中以後被送到了京都的貴族學校,和陳征的聯係就逐漸少了起來。雖然是親戚,但不同的人生軌跡已經逐漸的將二人越拉越遠。後來,陳征隻能通過母親的轉述來了解一些表哥的消息。據說,肖亮在京都上初一的時候,用自己的薩克斯風將一個初三的學生打成重傷。原因是,他看不慣高年的學生打老師(那是華夏第一批貴族學校的雛形,由於製度鬆散,有些學生因為家庭環境較好和父母的放縱,自小養成了驕橫跋扈的性格。而學生打老師,這種在公立學校難以想象的事情,也會在這裏發生)。傷者家長雖然憤怒無比,但由於校方力保肖亮,加上肖亮父母背後做了一些工作,此事最終,以高年級重傷者轉學,肖亮口頭警告處分為結局,不了了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