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人抬著巨熊回村,剛行至村口,早有孩童一路呼喊著回報留守的村民。眾人聞聲出來察看,見到獵獲如此巨熊,均是興奮歡喜。
當晚月明如水,眾人在村中空地擺下酒宴,以示慰勞與慶祝。這樣一隻巨熊,已足夠支持全村度過大半個寒冷的冬季。往後便不需再冒險去打獵了。席間說起獵殺的經過,塔克操起大嗓門,唾沫橫飛地描述當時的情形,如何在林中遇見巨熊,形勢又是如何凶險,龍三如何處變不驚挺身而出,如何運用他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武技擊殺巨熊,救得幾人性命,隻聽得在場眾人仿若身臨其境,心潮隨之起伏跌宕,口中驚呼連連,一時望向龍三的目光都充滿尊敬崇慕。這世界的人皆崇拜強者,龍三既能殺死這般巨熊,自是令人拜服。當下各人紛紛向龍三敬酒。龍三站起身來,謙遜幾聲,便雙手捧起酒碗,向周圍微微示意,仰脖一飲而盡。
眾人叫一聲“好”,也俱各飲盡碗中酒,對視一眼,一起放聲大笑。當下人人放懷痛飲。興高采烈,喜笑顏開。惟有村長卻是似有滿腹心事,雙眉微皺,麵作深思之狀。
這一場酒直喝至將近中夜放才散去,眾人無不醉得一塌糊塗。龍三雖是功力深厚,卻也麵紅過耳,已是半醉。村民們各自在家人攙扶下回家安睡,龍三獨自一人在空蕩的場中靜靜站立,晚風吹在臉上,似乎讓他清醒了些。定了定神,他忽然展開身法出了村外,往左邊石山攀去。便在他走後不久,又有一道人影隨在他身後向外奔去,他雙腳竟是毫不著地,如風一般飄飄而行,轉出房屋陰影,月光照在那人臉上,卻是老村長漢斯!
二人一前一後來到山後一片較開闊的空地。龍三徑直揀了一塊平坦的石頭坐下,仰頭靜靜望著天上那一輪明月。漢斯隱身在一堆岩石的陰影中,屏息凝神,察看龍三動靜。此時空山寂寂,隻不遠處的樹林不時穿來一陣“嘩嘩”的聲響;清冷的月光將這世界都蒙上一層淡淡白紗,惟美卻又淒清,令人不自禁的傷感起來。
忽然,龍山站起身來,高聲唱道:“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這是《詩經》中的一首《黍離》,講的是流浪者流浪他鄉,看到異地的種種物事,心中憂愁難抒,興起強烈的思鄉之意。這時他遠離地球故土,遠離親屬家人,莫名其妙地來到這陌生的異世之地,不知何時方能歸去,更不知如何才能歸去,心中自是煩惱苦悶。他平日裏忙於練功恢複,尚可勉強抑製,但今日他看著雙山村中人人親人在旁,相互敬愛和睦,更兼酒氣醺然,望著天上這一輪明月,再也忍不住滿腔的惆悵,放聲而歌。當日學習之時,並未能領會其中深意,但此時他身處詩中之境,不禁悲衝中來,唱到後來,聲音愈是哀傷,竟微有嗚咽之意。
漢斯隱身一旁,聽著這蒼涼的歌聲,雖不甚明其意,但龍三聲音中滿含的悲傷,卻讓他不自禁的想起種種往事,也便傷感起來。正出神之際,忽聽得龍三說道:“村長,請出來一敘吧。”以他的功力,自是早已發現漢斯村長跟隨在後,隻是並不點破罷了。漢斯心下苦笑一聲,原來人家早就發現自己了。當下也不在躲藏,現出身形,走到龍三對麵坐了下來。
龍三望者漢斯,輕聲說道:“村長,你經曆過遠離故土的痛苦麼?”漢斯歎息一聲,悠然道:“我年少之時,便離開家鄉到大陸各地流浪闖蕩,在數十年時光中,眼中所見俱是他鄉之物,耳中所聽皆是他鄉之音,直如浮萍一般無所憑依,那種惶惑恐懼和刻骨銘心的思念,至今未敢或忘。落葉終要歸根,遊子也終須歸家,隻是四十年後再回來時,卻已是韶華逝去,白發蒼然,不複當年少年情狀。”說完不勝唏噓,麵上是感慨落寞的神情。
龍三默然不語。兩人出了一會神,漢斯哈哈一笑,說道:“往事再也休提了罷。嗯,龍三,你對大陸上的情況似乎不甚了解,你的家鄉又是在何處,不知可否相告?”龍三眼光中有些迷離,緩緩道:“那是個美麗動人的地方,那裏有我的親人,我的朋友;那裏有我的童年,我的時光,我的理想:那裏有我熟悉的一切。隻是,如今這些於我已經太遠了,遙不可及。”漢斯奇道:“那是為何,你隻要再回去便可了。”龍三道:“回去?隻怕已是不能了。”他臉色淒淒,胸口起伏,緊閉起雙眼,眼角一顆淚珠緩緩滑落。
兩人似乎均陷入回憶之中,又是一陣靜默。過了半晌,龍三深吸有口氣,平靜地說道:“村長,我雖由你衣袂掠空之聲判斷出身後有人,隻是你雙腳落地之時竟是聲音全無,你的功力實在令在下佩服,不知村長所使的是哪以們輕功?”
漢斯道:“輕功?那是什麼?我用的其實是漂浮術。”龍三皺眉道:“漂浮術?”漢斯道:“正是。它屬於中級風係魔法,使用時可令人在空中懸浮著向前。”龍三心中一動,想起當日大地魔熊身上所發黃光以及塔克的說話,便道:“村長,可否仔細講解一下關於這魔法之事呢?”
漢斯低頭想了一會,方道:“好吧。據史書記載,魔法從大陸元年之時便已然傳了,而古人魔法成就之高,後人實難以望其項背。魔法最鼎盛的時代,單是法神,就有十多位之多。”他語氣中滿是崇敬之意。龍三疑惑道:“法神?”漢斯解釋道:“魔法的施放,需要魔力支持,魔力的多少決定魔法師魔法的強度與數量,人們便據此將魔法師分成七個階位,由低至高分別是見習魔法師,初級魔法師,中級魔法師,高級魔法師,大魔法師,法聖,法神。而根據魔力的屬性,又可分為風係魔法師,火係魔法師,水係魔法師,冰係魔法師,土係魔法師,光明法師,亡靈法師,牧師,還有空間係魔法師,精神係魔法師,隻是這兩種已有數百年未再出現。”
龍三道:“那麼你屬於哪一類?”漢斯笑道:“我是高級風係魔法師。每個魔法師所傳法袍的袖口處都有由星星與月亮組成的標記,用以表明係別與階位。”龍三望向漢斯長袍的袖口,之間上麵繡了三顆青色的星星,轉頭又道:“村長,在下有個不情之請。”漢斯道:“但說無妨。”龍三道:“能否讓我見識一下魔法有何威力?”
漢斯點點頭,起身向前麵一棵大樹走去,隻見他在十多步外站定,口中喃喃念道:“微偉大的風之元素啊,請求你賜予我力量,風刃術!”龍三凝神看時,但見她右手短棒以揚,竟有一道弧形白光從頂端射出,直奔哪大樹而去,隻聽得“哢嚓”一聲,一截粗大的樹枝被哪白光削落下來。
龍三心想:“這魔法與內功中的內氣外放似有異曲同工之妙,隻是那白光竟是具有實體,卻是令人費解。而她施放前所念那一段口訣之類的,卻又太嫌累贅,嗯,以威力而言,似乎也是差了許多。”當下說道:“村長,我有一事不明,對敵之時,他人豈能容從容念完這些口訣?”
漢斯道:“這是必需的。魔法師隻有通過咒語,才可利用自身精神力與周圍的魔法元素相溝通,繼而獲得催動法術所需的魔力。因而戰鬥時,魔法師均需遠離對手,或是在旁相護,方能保證魔法施放不被打斷。”揚了揚手中的短棒。又道:“若要施放施放魔法,不僅需要咒語,還需與跟魔杖相輔助。這魔杖由魔法木材所製成,頂端鑲以魔獸的魔核提煉而成的魔法晶石。魔法晶石愈好,所發魔法速度便更快也更強。嗯,你昨日獵殺的大地魔熊體內便有一顆極品土係魔核,土係魔法師若擁有了它,便可施放上一階位的魔法,因而其價格自是昂貴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