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2章 亡國之憾——李後主(1 / 1)

李煜,字重光,李璟的第六個兒子。李煜為人仁而孝,善作詩文,又善於寫字作畫。他額頭極寬,前齒兩個並成一個,有一隻眼睛兩個瞳仁。從太子李冀以上5個哥哥都早死,李煜按順序被封為吳王。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李璟遷於南都,立李煜為太子。留京監國。李璟死,李煜繼帝位於金陵。母親鍾氏,其父名泰章。李煜尊他母親為“聖尊後”;立他的妃子周氏為皇後;封他的弟弟李從善為韓王,李從益為鄭王,李從謙為宜春王,李從度為昭平郡公,李從信為文陽郡公。大赦境內。派中書侍郎馮延魯準備貢禮送給宋朝廷,令各司四品以下的官員沒有任務的,每日二人奉陪於內殿。

李煜

建隆三年,泉州留從效死。李璟向周朝稱臣的時候,留從效也奏表章貢品獻到京師,宋世宗因為李璟的原故,不接受。留從效聽說李璟遷到洪州,怕李璟來襲擊,於是派他兒子留紹基到金陵去納貢,而留從效已病死,泉州人於是將他的族人一並送到金陵,另推立副使張漢思。張漢思年歲大了,不能勝任職務之事,泉州人陳洪進把他趕走,自己稱“留後”,李煜便以陳洪進為節度使。乾德二年,開始使用鐵錢,民間多私藏舊錢,舊錢更加少了,商人很多用十個鐵錢換一個銅錢帶出州境,官家無法禁止,李煜因此下令以一枚銅錢當十枚鐵錢用。李煜任韓熙載為中書侍郎、勤政殿學士,封其長子韓仲遇為清源公,封其次子韓仲儀為宣城公。

建隆五年(公元964年),李煜命令兩省侍郎、給事中、中書舍人、集賢殿勤政殿學士,分批於光政殿值夜班,和他們談論。李煜曾由於韓熙載盡忠,能率直說真話,想用為宰相,而韓熙載後房有妓女侍妾數十人,多到外舍私陪賓客,李煜因此認為難以為相,於是降而授予韓熙載右庶子之職,分司南都。韓熙載將眾妓女盡行斥逐,自己單車上路,李煜很高興,把他留下來,恢複他的職位。不久,眾妓女又漸漸回來了,李煜說:“我真是無可奈何啊!”這一年,韓熙載死了,李煜感歎地說:“吾始終不得讓韓熙載為宰相啊。”他想以平章事追贈,問前代可有這樣的事例?群臣答道:“以前劉穆之曾追贈開府儀同三司。”遂追贈韓熙載為平章事。韓熙載,是北海武將之家的孩子,初時和李穀相友善。後唐明宗時,韓熙載南奔吳地,李穀送他到正陽,酒酣話別,韓熙載對李穀說:“江左倘若任用我為宰相,我一定長驅北上,以平定中原。”李穀說:“中原倘若用我為宰相,我直取江南,就像探囊取物而已。”及至周朝之師南征淮河一帶,任命李穀為將,率軍以攻取淮南,而韓熙載卻不能有所作為。

開寶四年,李煜派他弟弟韓王李從善入朝宋京,李從善被扣留不讓回去。李煜親手寫信求宋朝讓他弟弟從善回南唐,宋太祖還是不允許他回去。李煜因為國家日益困窘而怏怏不樂,滿懷憂愁,成天和臣下飲酒,愁思悲歌,不能自己。

開寶五年,李煜下令貶損國家製度的規格,下書稱為“教”,改中書、門下省為左、右內史府,尚書省為司會府,禦史台為司憲府,翰林院為文館,樞密院為光政院,諸王為國公,以尊於宋朝。李煜性驕矜奢侈,喜愛聲色,又喜奉佛教,愛高談闊論,不理政事。

開寶六年,內史舍人潘佑上書進諫,李煜把他抓起來,投入獄中。潘佑自縊身死。

開寶七年,宋太祖派使者持詔書宣李煜赴宋京,李煜推托有病,不肯入宋京。宋朝大軍南征,李煜派徐鉉、周惟簡等人奉表向宋朝請求暫緩軍事進攻,宋太祖不答複,開寶八年十二月,宋師攻克金陵。開寶九年,李煜被俘至宋京,宋太祖赦免他,封他為“違命侯”,官拜左千牛衛將軍,後被毒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