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異世界,有一個姓周名國的人,他家住在一座大山山腳下。
此山巍峨高峻,直插青冥。在半山腰,終年雲霧繚繞,像大山束著的一條白玉帶。陽光一照,雲蒸霞蔚,煞是壯觀。
關於此山,當地有這麼一則傳說,流傳甚廣。說是在這座大山上,有一條烏沙蛇,經千年的修煉,業已修煉成龍。有人曾看見這條黑龍飛上雲端,在上麵吞雲吐霧。
為此,大家在進這座大山時,都是提心吊膽的,生怕被這條黑龍給吞下去了。有的甚至把家搬得離這座大山遠遠的。
周國沒搬家。他不搬家,是因為他認為,像他這麼窮的人,那龍見了他都會躲得遠遠的,哪還會來吃他呢?
於是,周國一直與老母親住在山腳下這茅屋裏,母子倆相依為命。
周國住的這茅屋,四壁透風,一副頹敗的樣子,似乎一陣風吹來,這茅屋便會被刮走。周國也怕茅屋被刮走,如果那樣,他和老母親住哪裏呢?恐怕真的隻得去住岩洞,像野人一樣生活。
周國對住岩洞倒不覺得有什麼,可若是讓老母親去住岩洞,那周國這當兒子的,真可說是忤逆不孝的了。別看周國是個啥本事都沒有的人,卻特孝順母親。
周國既不會耕田,又不會種地,更不會做生意,整個人斯斯文文的,如果你不知到他的底細,粗粗看到他,還會以為他是個“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書呆子呢!其實呢,周國沒讀過幾天書,他也不喜歡讀書,一拿起書來,他就覺得頭痛。然而周國對母親很孝順,算得上是個孝子。周國的母親是個瞎子,是周國父親死那年氣瞎的。母親行動不便,自然不敢在屋外來。而周國住的茅屋陰暗潮濕,母親如果長常累月呆在這屋裏,很容易得風濕的。於是,周國在有太陽的天氣裏,他便會背母親到屋外來曬曬太陽,同時也與母親擺談些自己的所見所聞。
周國為了不讓茅屋被風吹或雨雪弄垮塌了,便砍了屋前屋後自家的一些樹木,他用這些樹木來支撐著這茅屋,同時,他還在屋頂的茅草上壓上石頭。這樣有石頭壓著,風一吹來,茅屋頂上的茅草便不會被輕易地吹走了。
也許有讀者會問,像周國這樣的人,他靠什麼為生呢?說起來讀者們可能會發笑,也可能不會相信的。周國和他母親聊以為生的是他打兔草。
周國每天背著個大背篼,這背篼大到能裝得下一個人。他一早便到屋後頭這座大山上去,大約一天能割一大背篼兔草。他把這一大背兔兒草背到街上去賣了,把賣兔草所得的幾個錢拿去買些米糧回來,和母親飽一頓餓一頓地把日子打發著過了。
這一天,周國像往常一樣,在雞叫第二遍時,就爬了起來,草草地吃了飯,然後服侍著母親把飯吃了,才背著大背篼到坡上去打兔草。
周國來到屋外,看了看天上的星星。周國這人最喜歡看星星,他覺得看星星能讓自己心明眼亮。
這時,天上的星星大多落到西邊去了,隻有那碩大無比的啟明星還在天邊掛著。周國對啟明星有種很是親切的感覺。想來應該是他每天到坡上去,全靠啟明星為他照路吧!周國望了會兒啟明星,感覺自己在與啟明星交流,好像啟明星是自己的知心朋友一樣。這時,有一隻很奇特的蝴蝶,整個身子花花綠綠,像穿著迷彩服似的。
周國感到很奇怪。因為他生活了這麼二十多年,還從來沒看見過這樣的蝴蝶。人都有好奇心,這隻蝴蝶就把周國的好奇心激發了出來了。
周國忘記了自己該打兔兒草,他隻顧著去追這隻蝴蝶。他想把這隻蝴蝶逮住,拿回家去,今後好玩。周國沒什麼一天到晚,除了打兔兒草,沒什麼娛樂的,如果能逮住這隻蝴蝶,今後也有樂子的了。
這隻蝴蝶好像是在故意逗周國似的。它一忽兒飛得高,周國把吃奶的力氣都使了出來,可跳上去仍然摸不著這蝴蝶。等周國有些泄氣,想放棄時,那蝴蝶又飛得低低的。周國見了,便又跑過去追。就這樣,周國與蝴蝶像是在做遊戲似的,一直往前走。
突然,前麵出現了一片桃花林。那蝴蝶一下子飛進桃花林便不見了。
周國睜大著眼睛,看著這片桃花林。不過,他並沒有欣賞桃花,他是無心欣賞,因為他心裏隻想著剛才那隻蝴蝶,他想著這隻蝴蝶也許還會從這片桃花林中飛出來。
周國瞅了很久,結果連蝴蝶的影子也沒瞅著。周國想,難道說這隻蝴蝶躲起來了麼?周國便不信邪,他想著要在這片桃花林裏,把這隻蝴蝶找出來。
周國走進這片桃花林,那桃花的花瓣落了他一身。周國整個人看起來好像穿了一件用桃花做成的衣服。
周國走到這片桃花林盡頭也沒能見著那隻蝴蝶。周國覺得很奇怪,心想,這隻蝴蝶到哪去了呢?難道說它鑽到地底下去了麼?周國邊想邊看,突然,周國的眼睛看著一個地方不轉動了,他把眼睛瞪得像貓頭鷹的眼睛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