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樂運方直不媚於人(1 / 1)

運字承業,性方直,未嚐求媚於人。天和①初,起家夏州總管府倉曹參軍②,前後犯顏屢諫高祖③,多被納用。建德④二年,除萬年縣丞。抑挫豪右,號稱強直,高祖嘉之,特許通籍⑤,事有不便於時者,令巨細奏聞。高祖嚐幸同州⑥,召運赴行在所。既至,高祖謂運曰:“卿來日見太子不?”運曰:“臣來日奉辭。”高祖曰:“卿言太子何如人?”運曰:“中人也。”時齊王憲⑦以下,並在帝側。高祖顧謂憲等曰:“百官佞我,皆雲太子聰明睿知⑧,唯運獨雲中人,方驗運之忠直耳。”於是因問中人之狀。運對曰:“班固以齊桓公為中人。管仲相之則霸,豎貂⑨輔之則亂。謂可與為善,亦可與為惡也。”高祖曰:“我知之矣。”遂妙選⑩宮官,以匡弼之。

《周書·顏之儀傳》

【注釋】

①天和:周武帝宇文邕的年號,共六年(公元566年—571年)。

②“起家”句:起家,自家中征召出來,授以官職。夏州,州名。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改統萬鎮置,在今陝西靖邊縣境內。倉曹參軍,官名,主管倉穀事務。

③高祖:即北周武帝宇文邕,其廟號為高祖。

④建德:周武帝宇文邕的年號,(公元572年—577年)。

⑤通籍:籍是二尺長的竹片,上寫姓名、年齡、身份等,掛在宮門外,以備出入時查對。“通籍”謂記名於門籍,可以進出宮門。

⑥同州:州、府名。西魏廢帝三年(公元554年),改華州置同州。在今陝西大荔及其附近地區。

⑦憲:即宇文憲(公元544年—578年),北周武帝時宰相,曾任益州總管等職,封齊國公,後又進爵為齊王。宣帝宣政元年(公元578年),宣帝恐其有變而誅之。終年35歲。

⑧“皆雲:”句:太子,當指用宣帝宇文褂,武帝宇父邕之長子,其時已立為太子。知,同“智”。

⑨豎貂:亦作豎刁或豎刀,春秋時齊桓公的近臣。桓公時官為寺人。管仲死後,他與易牙、開方專權。桓公死,諸子爭立,他與易牙等濫殺群吏,立公子無虧,齊國從此內亂不已。

⑩妙選:精心挑選。

【譯文】

樂運字承業,端方正直,從不向人阿諛逢迎。

武帝天和初年,被朝廷征拜為夏州總管府倉曹參軍,前後多次犯上威嚴直言勸諫高祖宇文邕,他的建議多被高祖采納。武帝建德二年,授以京兆郡萬年縣縣丞的官職。任職期間,打擊豪門大族,以堅毅正直著稱,高祖宇父邕非常欣賞他,特批他記名於門籍,自由進入宮殿,凡有不利於政局的事,武帝就命令他詳細呈奏上來。高祖有一次曾經駕臨同州,召請樂運前往到各處視察。回來後,高祖問樂運說:“您回來那天見到太子了嗎?”樂運回答說:“臣回來那天親聆太子教誨。”高祖又問:“您說太子這人怎樣?”樂運回答說:“一個中等才能的人。”當時齊王宇文憲等人全都在武帝身邊。高祖轉過身來對宇文憲等人說:“公卿百官討好巴結我,都在我麵前說太子聰明睿智,隻有樂運一人說他是一個中等才能之人,表現出樂運忠誠正直。”於是高祖又接著詢問中等才能之人的特征。樂運回答說:“班固認為齊桓公才能中等,管仲輔佐他便能成就霸業,豎貂輔佐他卻內亂不已。就是說他可以成為善的化身,也可以成為惡的化身。”高祖說:“我知道該怎樣去做了。”於是精心挑選宮官,來輔助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