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滿地烽煙(1 / 3)

一九四三年是抗日戰爭的第五個年頭,太平洋戰爭的爆發使得中國戰場上的中日雙方已經進入了敵我相持階段。

雲南到緬甸宛町的滇緬公路上,不斷的出現了我遠征軍的軍車在來往,美國和盟國援華物資也在源源不斷的進入到雲南境內。這是一條世界反法西斯國際聯盟的生死血脈的交通線,故事也就圍繞著到達著條線路的通道而舒展開來。

滇西南的大鍋山脈到處都是山穀,河流也密布其中。

和大鍋山成V字型擺開的是小鍋山,頂端兩條山脈連接在了一起,仿佛是兄弟相互護衛一樣。

大小兩個鍋山的山脈都處於亞熱帶地區。這裏蔥翠悠然,遍布的原始森林和亞熱帶雨林裏霧靄繚繞,不時的給這裏本來就充滿遐想的世界增添著一些神秘和誘人心魄的色彩。

戰爭使得這裏的空氣裏不斷的彌漫出一股硝煙的氣味,這又不得不把人從陶醉自然風光的瞬間之中又拉回到殘酷的現實中來。

滇南三合縣高林鎮的日軍司令裏,日本華南派遣軍密支那第六旅團司令官三島正夫中將正和他的參謀長康田一南少將、情報處長宮本樹木大佐站在地圖前商量著重大軍情。

三島正夫操著一口純正的北海道口音對兩位手下說著話。

“軍部命令我們務必在四個月內打通通往四關山的通道,徹底從內陸地區掐斷滇緬公路在支那境內的入境口,不知你們二位有何高見?”

五十歲的三島正夫在日本侵華派遣軍中並不屬於少壯派,但他的作風非常務實,雖說這麼一來遭受損失的幾率比較小,但是立戰功的機會也同樣不多。

不過陸軍部還是比較欣賞他的作風,他也是旅團長中間少有的中將軍銜的旅團長之一。

三島正夫和其他日本男人的習慣不大一樣,在他的鼻子底下看不見那撮代表日本軍官的典型小胡子。

他所指的二位便是他的參謀長康田一南大佐和情報處長兼憲兵隊長宮本樹林大佐。

參謀長康田一南則喜歡留著那小胡子,他的年齡比三島中將小五歲,屬於少壯派裏的死硬派。

他道:“部隊已經做好了部署,預備和國民黨的四十一師進行決戰,但是從有利地形上看,麵前的大鍋山和小鍋山限製了我們的戰略布局,如果不能占領三合縣,就無法進駐大、小鍋山,這樣我們不但要麵臨四十一師的正麵阻擊,還得受到大、小鍋山的側翼威脅。”

情報處長長宮本樹林身材高大,這在日本人所見不多。他喜歡老師三島正夫的清淨平和的性格,因此連穿著打扮也效仿的三島。

但所有知道宮本的人都了解他表麵高雅、風度後隱藏的殘暴,凶狠的性格。

宮本說:“這個問題十分關鍵,不能使部隊安全的通過大鍋山的話,便無法打通到四關山的道路。因此我建議先行占領三合縣縣城,以此為基地,逐步向四關山挺進。”

“問題是現在四十一師的賀天朝師長和大鍋山的土匪劉忠的隊伍形成夾擊之勢,我們兩次強行進擊大鍋山的行動都受到了他們頑強的阻擊,使我的兩個聯隊損失慘重。”

三島正夫接著道:“要是這樣下去,沒等我們打到四關山,我們的旅團就要拚光了老本了。”

參謀長康田說:“是啊,過了大鍋山,就是平坦地區了,離四關山也隻有四十多公裏,坦克一天就能趕到那裏,奪取隘口,控製滇緬公路了。”

三島司令官說:“康田君,可問題的關鍵是我們如今還沒找到過大鍋山的有效戰術方法,先說那些也等於是空談了。”

這個五十三歲的北海道男人把他的目光盯上了情報處長宮本樹林大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