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曆了痛苦而焦灼的妊娠,《史說益陽》一書即將付梓。當飽含作者心血的書稿送至我的案頭,匆匆翻閱,雖未卒讀,麵對厚厚的書稿,已先為作者的敬業和執著深深折服。作者曆三載艱辛躬耕卷帙浩繁的史籍,於史海中拾取散見於各種文集中關於古城益陽的點滴印象,重新整理,以時為綱,串珠成鏈,牽引風土人情、世事浮沉、曆史變遷。或流連於斷壁殘垣的考證,傾聽城市的足音;或專注於銀城古跡的探尋,複活遺忘的塵封。一書在手,仿佛能教人穿透深不可測的時光隧道,觸摸古城斑駁的遺跡,領略三國古戰場的波詭雲譎,更能引發古城文化的愛好者和繼承者對這座蓄勢待發、展翅欲飛的城市發展的深層思考。筆觸之間,作者對古城曆史文化的拳拳熱愛流於胸襟,溢於筆端。亦可推知,正是緣於這份對古城曆史文化的鍾愛和執著求索的精神,方有《史說益陽》的誕生。
文化乃城市之魂,亦為凝聚人心的磁石。豐厚的曆史文化作為古城的寶貴饋贈,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知之深方能愛之切。周立誌老師此書,著眼於古城曆史循跡與文化發掘,對益陽古城的厚重曆史借豐富史料和個人思考進行了生動詮釋。展讀此書,古城人猶如覓到古城解讀密碼,於曆史鉤沉間生發生於斯、長於斯的古城人的強烈共鳴,催發追根思祖、續寫古城輝煌曆史的激情。
資陽乃益陽母城、三國故城,具有深厚曆史底蘊和濃鬱文化氣息。近年來,資陽不斷加大曆史文化挖掘、整理、保護和開發力度,修複古城故地,整理曆史遺存,期冀借文化之翼,揚發展大旗。此書麵世,用文化為資陽開啟了一扇走近益陽、走進古城的窗口。貴客至此,隻需輕啟文卷,借此就能輕鬆穿透厚重的曆史煙雲,窺見古城曆史演進過程,聆聽古城前進腳步。情感溝通有了橋梁,心靈交彙有了憑借,古城也由此變得真實可感、親切可近。該書的出版,無疑將為古城旅遊開發和資陽乃至益陽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添力助威,其作用不可低估。
作為同窗、同鄉、好友,現在又共事古城,一同為古城文化發展盡心竭力,囑我做跋,雖然惶恐,但感佩於立誌老師此舉難能可貴,遂欣然命筆,算是對好友的鼓勵和支持。
是為跋。
劉煉真
2011年9月30日於益陽
(作者為中共資陽區委宣傳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