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華東古國(20)(1 / 2)

不過,郳國留下的文化遺產確實要比邾國更有價值。前麵提到,小邾國有城牆在現在滕州市區,而在滕州東邊的棗莊市山亭區也發現了小邾國的墓地和城牆,應該是小邾國的國都所在。2002年在山亭東江村發現的小邾國六座古墓中出土了一批玉器和青銅器,玉器有玉玦、玉貝、玉飾等,甚至還有個玉耳勺。青銅器則有盉、簠、奩、鼎、壺、盨、罍、鼓、瓶、鬲、匜等多種式樣,不僅非常精美,不少還留下了銘文,證實了有“邾友父”其人,即小邾國始祖郳友,還有個國君郳慶可能是郳友的兒子,他娶了華妊、秦妊兩個女子。現在滕州龍泉廣場附近有小邾國遺址城牆,還有墨子紀念館、魯班紀念館,以及在新建的滕州博物館等,非常值得一去。山亭則有小邾貴族墓地遺址,同時也有小邾國城牆。為了得到小邾國國都之稱,滕州和山亭都爭得非常厲害。個人覺得滕州還有薛國、滕國等坐落於此,有點擠,而且山亭的文化遺存明顯更多,所以認為在山亭似乎更合適。

邾國和小邾國被滅後,遺民被遷到楚國的大後方,進行南部大開發,現在武漢市新洲區有邾城街道,很可能就是二邾遺民南遷之地。“邾”在戰國多寫作“鄒”或“騶”,朱姓、鄒姓、兒姓、倪姓都是二邾後代,漢武帝時有禦史大夫兒寬,之後兒姓比較少見,有說倪姓就是兒姓改來的;戰國時齊國美男子鄒忌應該也是鄒國人;朱姓自然不必說,後世出了朱熹、明太祖。值得一提的是,西漢的甌越(今浙南一帶)和閩越(今福建一帶)國君也姓“騶”,同時他們又自稱是越王勾踐後代,董楚平先生據此和其他一些證據推測越國可能是邾國的分支,比如勾踐禮遇邾國國君等。之前我們講諸稽國的時候也提到曹錦炎先生認為越國是諸稽國之後,但越國早期的史料匱乏,這些問題都隻能待更多出土證據解決了。最後提一下邾國大夫茅夷鴻的封地茅,茅地在現在山東金鄉一帶,是周公旦第六子的封國,大概在春秋初期為邾國所滅。

鄅國

國名:鄅

方位:今山東臨沂

姓:妘

建立:?

滅亡:前523—前493年前滅於邾國

鄅國是妘姓祝融之後,位於現在山東臨沂一帶。鄅國初封時間已經不可考,前524年,邾莊公趁著鄅君在鄅都郊外巡視耕種,出兵突襲鄅國,鄅君連忙撤進城內。邾國大夫羊羅一騎當先,砍掉了鄅都門衛的頭,因此邾軍順利攻克了鄅國。邾莊公把鄅國人民全部掠奪入邾,並且占有了鄅君的女兒,隻留下鄅君和鄅君夫人這一對苦命鴛鴦。但是鄅君夫人是宋國執政向戌的女兒,鄅君夫人的兄弟為她進攻邾國的蟲地,逼迫邾莊公交還了鄅國的俘虜,並約定邾國不能再欺負鄅國。魯哀公即位後,魯邾關係惡化。魯國於前494、前493兩年接連進攻邾國,並迫使邾國國君簽訂城下之盟。前492年,魯國在鄅國故地興建啟陽城,可見在此之前鄅國已經滅亡,很可能就是被邾國所滅,並在前493年被邾國割讓給魯國。

鄅國故城遺址位於現在臨沂市蘭山區的鄅古城村。1982年在今臨沂市河東區鳳凰嶺發現東周大墓一座,被認為是鄅國國君之墓。該墓葬封土高大,且由墓室、車馬坑、器物坑三部分組成,陪葬物豐富且規格高,其中包括10件銅鼎及成組的青銅編鍾等,有意思的是還發現了至少有14具人殉,從被標號為殉4的兄弟腳下挖出了一個青銅鳳頭斤,這個斤的斤刃到尾部長20.7厘米,冠頂到銎底長11.6厘米。浮雕鳳鳥首,鏤空鼠形冠,非常精美華貴。斤本來是一種武器,後來也成為權力象征,這個斤被認為很可能是舉行祭祀時演員表演武舞所用的道具,所以這個人殉很可能就是個領舞人。武舞的道具一般是幹戚(斧盾),也就是刑天揮舞的那兩個玩意兒,青銅幹戚尚且非常罕見,青銅斤顯得就更彌足珍貴了。

郜國

國名:郜

方位:今山東成武

姓:姬

建立:西周初年

滅亡:約春秋時代滅於宋國

主要人物:郜子

大家都希望遇到能賞識自己的HR,HR古代又叫伯樂。伯樂確實是有其人存在的,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是哪個國家的人。我們在前麵也多次提到東夷的兩大領袖:太昊和少昊,太昊之後有風姓,少昊之後有己姓、嬴姓、偃姓、子姓等。那麼有沒有一個國家直接叫“昊國”呢?還真有,“昊”又寫作“皞”、“皓”、“告”、“郜”,就有一個叫郜國,據說也是伯樂的故鄉。在近代古史思辨潮興起的時候,甚至有童書業先生等人認為太昊、少昊最早可能隻是郜國的祖先神。這個郜國在現在的山東成武一帶,都城現在叫作郜鼎集。這個“郜鼎”有什麼故事呢?且聽本人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