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在文獻中一般寫作“鄫國”或者“繒國”。“曾”的得名可能是當地人發明了一種古代的電飯煲“甑”。之前在講有窮國的時候我們提到,少康攻滅有窮氏,殺死寒浞、過澆、戈豷,恢複夏朝。為了強化對東夷的控製,少康就把兒子曲烈封在鄫,把兒子無餘封在越(應亦在山東)。鄫國實力似乎一直不強,之後沒有太多的資料記載,但應該比較懂得審時度勢,所以不管是商代夏,還是周代商,鄫國都似乎沒有受到幹戈。
進入春秋時期後,鄫國又和魯國走得比較近,鄫子還娶過魯僖公的女兒。但鄫子還是不願意朝拜魯僖公,結果僖公也有辦法,趁著女兒回娘家的時候扣押了女兒,看你還要不要老婆了!鄫子無奈隻好尊這個嶽父為老大,此後又跟著魯國一起奉齊國為大老大。齊桓公也挺給鄫國麵子,為了預防鄫國被東淮夷侵襲,帶了一幫盟國替鄫國築城。但那個時候已經是齊桓公晚年,管仲、隰朋等名相也都已經去世。各諸侯開始不願意聽從齊國的話。這次工程很多人又抱怨了起來,結果某天晚上有人爬到山頂上造謠說:“齊國發生動亂!”然後大家作鳥獸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媽,留下一個爛尾工程在鄫國。
齊桓公死後,六個公子爭位,先是長子無虧即位。公子昭逃到宋國,宋襄公對霸主之位躍躍欲試,出兵扶立公子昭即位,是為齊孝公;但宋襄公一走齊孝公馬上就被趕了出來,宋襄公一看樂了,爺,你怎麼又回來了?二次出兵將齊孝公再送了回去。之後齊孝公算是對宋襄公比較感激,願意接受宋國的領導。之後宋襄公又收服了滕宣公和邾文公,當時鄫子沒有表示奉宋襄公為盟主。前641年,暴虐的宋襄公居然在會議上讓邾文公將鄫子殺死,而且還當作祭品供奉土地神,借以向山東一帶的諸侯國示威。
鄫國這樣的小國,沒有受到大國的庇護,就注定要遭周邊國家淩辱。前591年,邾國攻破鄫國都城,做了一件非常反常的舉動——殺死鄫國國君。我們知道貴族時代的戰爭很少會殺主將,更別說是國君了。可以推測鄫國肯定是在外交政策上惹怒了邾國,而鄫國實力又太弱,沒有能力和邾國談判。從此的鄫子似乎清醒了一點,開始積極參加晉國主導的諸侯會盟活動,奉晉國為盟主,並娶魯國公主為妻。但是好景不長,鄫國這塊肥肉,又被鄰近的莒國盯上了。
前569年,莒國、邾國在齊國的支持下,一起攻擊鄫國,魯國大夫臧紇想通過攻打邾國來緩解鄫國的壓力,但在狐駘一戰中邾軍打敗魯軍。這個時候晉國礙於齊國的麵子,不想公然懲罰莒國、邾國,結果倒黴的是鄫國和魯國。鄫國的世子巫是魯國公主所生,可以說魯國在鄫國還是有股份的,於是魯國大夫叔孫豹帶著世子巫朝見晉悼公,企圖通過晉國的影響來固定世子巫的地位。原來世子巫有位競爭者,這位競爭者不是他的兄弟,也不是他的侄子——竟然是他的外甥!
原來世子巫的妹妹嫁到莒國,生了個莒國公子。莒國的意思是要鄫子把君位傳給外孫,外孫非族人,怎麼能繼承國位呢?莒國明顯就是想通過這種手段兵不血刃地吞並鄫國。鄫子眼見晉悼公放手不管、魯宣公愛莫能助,長歎一口氣,決定把政權交給自己的外孫,鄫國國君變成了莒國公子,鄫國就此滅亡。鄫國滅亡後,世子巫這支在魯國生根發芽,並被曾姓奉為先祖,孔子高徒曾點、曾參據說就是他的曾孫、玄孫。現在蒼山縣向城鎮城後村與鄫城前村之間還有鄫國故城遺址。
偪陽國
國名:偪陽
方位:今山東台兒莊
姓:妘
建立:?
滅亡:前563年滅於晉悼公
偪陽,在今山東台兒莊一帶,也就是抗戰時期台兒莊大捷的地方。偪陽國是祝融之後,之前我們在講彭國的時候提到有“陸終六子”以及分化的“祝融八姓”。八姓即己、董、彭、禿、妘、曹、斟、羋,是祝融族分化的八個氏族,其中妘姓出自陸終第四子求言,包括周代的鄶國、鄢國、夷國和偪陽國等。偪陽國可能是位於偪水以北,或者偪山以南的國家。“偪”的得名被認為可能和以蝙蝠為族徽或者善於造車輻有關。偪陽國的最早出場時間是春秋時期的前563年。
偪陽的位置位於現在的山東南部,蘇魯豫三省的交界處。可能因為與楚國同宗的原因,偪陽國喜歡黏著楚老大而不理晉國。這樣一顆釘子插在北方肯定是晉國不願意看到的,尤其是晉國新收的小弟吳國北上時還要經過偪陽附近。之前因為晉楚爭霸的原因兩國戰線主要在河南中部的鄭國一帶,所以晉國沒有多顧及偪陽國。現在吳國崛起後成功地牽製了楚國,所以晉國認為是將這個釘子戶給鏟除的時候了。不過偪陽離晉國太遠,晉國不可能有效統治,所以隻能當順手人情給送了。因為宋國大夫向戌是親晉派,晉國大夫荀偃、士匄請求進攻偪陽並把它作為向戌的封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