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葉無銘沒有去哪裏,一直待在家中。他不知咋的,也許是昨天睡覺時想的那些個亂七八糟的東西,今天一起床就靈感迸發。
吃過早飯後,他就開始寫文章。寫完後,他又看著自己寫的,非常不滿意。因為他發現自己落了很多個點,想到的很多東西沒有寫上去。
他不禁有些遺憾,甚至想要動手去改。可是他又想起了第一次給周禮看的那篇文章時,周禮說過的話。
既然文章的篇幅短,就不要寫太多的內容,抓住一些重點寫出了,那樣就是一篇好文章。如果寫的太多,反而什麼東西都沒有表達出來。
思考的片刻,他還是不打算重新寫了。隻是將短文裏的一些小細節修改了一下。將這個事情解決後,葉無銘就覺得的神清氣爽。而葉無銘在神清氣爽的時候,他就喜歡出去走一走。
這個季節,是農民一年中最辛苦的季節。同時也是最高興的季節。田裏的稻子熟了,需要收,需要將其曬幹。如果今年是大豐收,自家吃不完,還需要聯係買家,將其賣出一部分。
葉無銘家可以說是背靠著大山,前依附著水流。他就隻要站在自己的屋前,就能看到農耕的場景。
因為種的稻子早已經收了,那些稻田已經長出了許多新嫩的草,或者是那些被截去上部分的稻杆,又長出了新芽。
生命的力量真是強大。葉無銘是這樣想的,大部分的稻田已經任由野草生長,但是有一部分的稻田,卻是再次翻新,種上了油菜。
隻不過這種油菜是非常辛苦的。首先要將還在稻田裏的稻根給弄出來,而後田中的泥土又是黏土,如果要用鋤頭翻轉的話,那難度是非常大的。
這些暫且不說,另一個就是冬日裏的鳥兒沒有蟲子吃,那嫩綠油菜的葉子的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在這個四處環繞著大山的地方種油菜,其實是沒有什麼產量的。油菜葉子被鳥兒吃了後,留下的隻是莖。好在油菜的生命力非常的頑強,過一段時間後,又重新長出來。
可是油菜成熟的日期是有限的,油菜被吃掉了葉子後,又要重新長出來。這一來一回的不知道要耽誤多少時間。
所有這類的油菜的產油量不會很高。
但是葉無銘這個村子,在那些勤快的人的心中,有一個根深蒂固的思想。那就是:有總比沒有的好。
也就是這個思想,才讓這個不顯山不露水的小村莊的每個人,生活的一直不錯。
不知是不是心血來潮,葉無銘突然的就去了稻田中。這個時候的稻田裏,沒有水,這個泥土都是硬邦邦的,他也不知道自己下來幹嘛,隻是默默地到處亂走。
不經意間的一瞥,他突然在不遠處的稻田中看到一群小孩子,一個個活蹦亂跳,手舞足蹈的,似乎是遇到了什麼驚喜的事情。
好奇心的促使,葉無銘也來到了那群人的身前。
那一群人中,最大比葉無銘小不了幾歲,和他的表弟差不多大,而最小的一個才6歲。而且,他們一個個都把自己渾身弄的全是汙垢。
並且那個年紀最大的,正蹲在田埂邊上,一隻手正在使勁,不知道在幹些什麼。
葉無銘走進一看,原來是那個人正在挖泥鰍。
這個季節確實是收獲泥鰍的季節,之前種水稻時,需要水,而那些泥鰍就順著水流進入了稻田中。也還有一種就是以前留在稻田中的泥鰍,在有水進入後,就從泥土深處鑽出來。
葉無銘從小就是那種安分的人,一般都很少出去,何嚐見過這個場麵,一時間也來了興趣。那群小孩見到一個年紀比自己大了不少的人,似乎完全不知道怎麼捉泥鰍,頓時優越感暴增。
全都熱情的和葉無銘交談了起來,而葉無銘也從他們的嘴中得到一些捉泥鰍的技巧。
捉泥鰍首先要找到泥鰍藏身的地方,因為此時的稻田已經幹渴,泥鰍早就躲進了濕潤的泥土底下。
而辨識泥鰍藏身的地方其實很好找,就是仔細的在稻田中找那種洞,那種筷子大小的洞。這樣大小的洞的下麵才是泥鰍藏身地方,但是,不是每個這樣的洞下麵都有泥鰍。如果看到了那種比這個大很多的洞就不要去碰了。
因為那挖出來的東西,可能就不是泥鰍的這個體型了,那東西的攻擊性可是會給人的生命造成威脅的。
一念至此,葉無銘立馬轉身去了家中,取了一個桶子和一把栽菜用的小鋤頭,又飛奔去了稻田中。
葉無銘所在的村子,沒有什麼特色,唯一一個讓葉無銘感覺特別舒服的就是,環境沒有什麼汙染。小溪中的魚蝦螃蟹都特別多,雖然葉無銘從來沒有自己出去弄過這些東西,但是他吃過不少。味美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