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北京發生兵變,一直持續到3月2日,星期六的晚上。世界各地關於北京兵變的報道嚴重地損害了中國在全球金融市場的信譽。3月2日,周自齊先生代表總統給四國銀行團寫信,請求他們向中國支付101.5萬兩,用以支付中國駐外使領館的費用和滿漢軍隊半個月的軍餉。周自齊先說,在當前混亂的局勢下,總統充分認識到,在實施貸款前,他們(譯者注:此處當指周自齊等商議貸款的人)要征求各部總長的意見,總統要求他們盡快做好征求意見的工作。

3月9日,總統接到了四國銀行團表示同意的回複。四國銀行團和總統互換了照會。四國銀行團在公文中表示,“四國銀行理解並同意穩定地進一步向中國政府提供三、四、五、六及七、八各月所需的經費,並考慮幫助中國渡過危機,維護中國在海外市場的信譽,如果中國接受四國銀行的條件,且對其他貸款同樣優惠,中國政府應向四國銀行團保證,接受先前意向中6000萬英鎊的大貸款”。總統書麵回複:“茲承認上述辦法與條件,並請遵照辦理為荷。”四國銀行團應3月2日代理財政總長的請求,於3月9日向中國政府支付了相當於101.5萬兩的貸款。

英比貸款合同

中國希望有更多的貸款,歐洲資本家授權四國銀行團予以實施,包括立即支付給武昌的100萬兩。這一授權的照會於3月14日交給了唐紹儀先生。也就在3月14日這一天,唐紹儀先生未與四國銀行團作任何磋商,即與英比公司簽訂了一個100萬英鎊的貸款合同,並且今後還要簽訂更大的貸款合同。正是這一點,遭到了四國銀行團的反對。四國銀行團認為,這一行為違反了3月9日總統向他們所做的保證及其真意,而他們已經同意直到8月(包括8月)都堅定地支持中國政府提出的財政支持的要求。

目前四國銀行團主張,將3月9日的公文簽為協議,使他們可以放心地向政府提供每月所需,直到8月份。銀行團要求,中國政府在請求他們提供大量貸款的時候,應當完全地信任他們,他們才能向中國政府貸款,中國政府向其他銀行或個人商借大貸款的事宜均應完全讓他們知曉,否則中國政府的債務將增加,中國政府在世界市場上的股票價值就要極大地下跌。中國政府與英比公司簽署這樣重大的貸款卻封鎖消息,就極不講道義,將破壞中國政府與四國銀行團之間的信任感。四國銀行團要求中國政府立即歸還他們先前已經支付的貸款,以還其公正。

我認為,英法兩國公使將遞交進一步抗議英比貸款的公文,因為這個貸款協議違背了1908年10月8日簽訂的英法500萬英鎊京漢鐵路貸款合同第五款關於擔保的內容。

1912年5月16日,星期四(15日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