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的第一屆內閣是聯合內閣,是南京和北京政府雙方妥協的產物。十位總長公平地出自不同的省份,這樣做可以報答那些自革命爆發以來,為創立共和國作過突出貢獻的人。
唐紹儀是廣東人,他擔任總理兼交通總長。外交總長陸征祥是上海人。他奉命參加過1881年簽訂的《中俄陸路通商條約》的修訂。他在歐洲生活了20年,法文、英文均極佳。他曾兩度代表中國出席海牙國際和平會議。去年,因與荷蘭簽署在荷屬東印度建立中國領事館的協議而享盛譽。內務總長趙秉鈞與總統是同鄉,都是河南人。陸軍總長段祺瑞是安徽人,兩人均是合適人選。另一個合適人選是司法總長王寵惠,是廣東人,中國最有才能的人之一,獲得過英國律師資格。
海軍總長劉冠雄是福州人,在英國留學多年。財政總長熊希齡在日本學習過,在歐洲遊曆過。他是湖南人,長期擔任財政方麵的職務,一直在東三省任最高的財政官員。他管理鹽稅多年,經驗豐富。因此,任命熊希齡為財政總長,今後政府的對外貸款能夠提供鹽稅上的保證。教育總長蔡元培是浙江人,他已在德國和其他國家研究教育法多年,因此這一任命尤其適合其位。農林總長宋教仁和工商總長陳其美均在日本留學,他們沒有就任。工商總長陳其美自上海光複以來,一直任滬軍都督。
黃興是湖南人,人們普遍認為他是領導起義的最為著名的領袖。他任參謀總長。他在日本多年,可能留守南京,在各議員齊集北京後負責軍隊的遣散工作。南京臨時政府各部不再獨立存在,原有的部門現在歸一個機構負責。
現任內閣成員無論在教育背景還是知識麵,特別是對日本和歐洲的知識,均比先前所有內閣豐富。在現政府13個高官中,隻有總統和內務總長沒有去過國外。
1912年4月11日,星期四(10日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