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祿貞被刺

被任命為山西巡撫的吳祿貞統製已被第一鎮的滿人士兵所殺,因他與在太原府刺殺滿人的嘩變士兵聯合。這使局勢進一步複雜化,加深了滿漢之間的敵對傾向。

吳祿貞是中國最有能力的軍官之一,在日本受過嚴格的訓練,在間島爭議中他擔任駐滿洲前線指揮官(譯者注:即延吉邊務幫辦),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他是湖北人,他的被殺增加了實現議和的難度。就在兩天前,他激烈地譴責蔭昌在漢口指揮清軍犯下了暴行。那是滿人在武昌報複革命軍的行為。吳祿貞被滿人所殺的事件,使局勢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混亂。

今天民政部的一些建築被毀。一般情形下,此事可能無人關注,但北京正處於極度緊張的狀態,此事立即引起恐慌,說皇宮著火了,一時氣氛十分緊張。現在人們認為,不用說,大火是煽動叛亂。

山東省的獨立使朝廷處於更加無望的境地——盡管從一開始朝廷就對它無望了。

英國在上海的利益

我們(譯者注:指英國)在上海巨大利益的保護問題,引起了英國公使館的極大關注。我們的政策清楚和明確地在以下文字中表明出來:

革命政府如取代帝國政府,不可以任何形式影響租界之已建機構。已有程序不可改變,同時,我們為尋求保護的道台和其他中國官員提供庇護。被庇護的無論道台還是其他官員,均不得以政府官員名義利用提供給他們的避難所行使職權。

報界的態度

北京報界正在改變腔調,變得大膽起來。一些報紙公開支持革命黨,抨擊一些暴行(譯者注:當指蔭昌縱兵焚燒漢口)和袁世凱起用聲名狼藉之人。輿論呼籲沒收滿族王公的財產,以賠償人們因漢口大火而遭受的損失。

社會上似乎普遍存在一種不確定的、不能解釋的恐慌。但無論如何對外國人沒有任何不友好的言行。相反,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如果可能的話,北京的絕大部分人都會歡迎派外國軍隊維持全城的秩序。

在福州,滿人軍隊由於害怕受攻擊,已請求允許他們在英國領事館避難。

1911年11月10日,星期五(9日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