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情結——外地人在同心》文史專輯,從2010年5月征編開始,經過精心謀劃、廣征博采、認真編輯,終於撰編而成,付梓問世。這裏凝聚著文史資料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是有言而難以盡之的。

《同心情結——外地人在同心》收編的人物盡管都是非同心籍的,但他們把美好的青春年華甚至畢生精力奉獻給了同心這塊熱土。可以說,同心是他們的第二故鄉!他們的人生曆程給同心留下了無數令人深思不已的話題。在征集他們的史料時,有的老同誌根據自己的經曆敘寫回憶文章,提供當年的老照片、老書信、老資料,支持和關心我們的編寫工作。但也有一些老同誌因曆史原因,不願追溯過去。對此,文史工作者通過多種渠道與他們聯係,或寫信或走訪,使他們認識到政協文史資料有“存史、資政、團結、育人”的重要意義。老人們深受感動,覺得同心人還記著他們,表示盡其所能,為政協文史資料工作盡綿薄之力。正是有了他們的理解和支持,《同心情結——外地人在同心》一書才得以順利進行。在此,對他們表示最誠摯的謝忱!

該書分為“公仆風采”“無悔年華”“和諧典範”“同心情結”和“在同心工作生活過的外籍人名錄”五個欄目。本書選編的這些人物史料,是500多位曾在同心工作生活過的外籍人代表。透過他們的人生經曆,進一步增強我們對同心這片土地的眷戀和熱愛;透過他們的人生經曆,能使讀者受到啟迪和教益,能為同心各項事業的發展提供許多有價值的參考。由於受時代界定和篇章所限,對改革開放以來交流到同心工作的外籍領導幹部、閩寧協作對口幫扶來同心掛職的福建領導幹部和各地來同心支教支醫的老師大夫們,隻是把他們在同心工作生活期間可圈可點的事跡,以集體的形式亮了個相,在此深表歉意。不過我們在此基礎上,將進一步征集整理這方麵的史料,繼續編輯出版《同心情結——外地人在同心》文史資料續集,以此“回報”各位外地人為同心作出的貢獻。

本書在征集、整理過程中,得到了縣委組織部、老幹部局、檔案局、教育局、衛生局、農牧局等部門的大力支持。特別是檔案局副局長馬玲同誌整編的《外地人在同心》名錄,為該書的編寫提供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在此,謹向所有關心、支持本書編寫工作的部門和同誌們表示誠摯的謝意。另外,由於受多方麵條件限製,隻對征集到的文史資料進行整理和選編,還有部分曾在同心縣工作生活過的領導幹部、專家、學者等誌士仁人,因未能聯係到或未收錄到本書的,特表歉意。

由於編者水平有限,加之時間緊,書中的錯誤缺點不少,敬請讀者、專家、領導批評指正。

政協同心縣委員會副主席張昱

201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