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忠市委常委、同心縣委書記張興斌
同心縣人民政府縣長馬洪海
同心曆史悠久,人傑地靈。新石器時代已有人類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西漢時就有行政建置,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曆史。在漫長的曆史歲月裏,無數誌士仁人為這片神奇的土地,嘔心瀝血,前仆後繼,奉獻了滿腔的赤誠和青春年華,創造了可歌可泣的業績,澆注了輝煌燦爛的文明豐碑。從漢代走出的代王盧芳開始,到清朝的好總兵金國正,再到革命時期的豫海縣回民自治政府主席馬和福,一直到新中國建設時期的“鐵黨員”金占林等等,這些輩出的俊傑英雄,有為了匡扶正義而寧願肝腦塗地的先賢誌士,有為了追求革命真理拋頭顱灑熱血的民族英雄,有為了人民解放事業和抗美援朝壯烈犧牲的先烈,也有在新時期為了社會安寧和人民幸福而光榮獻身的人民幹警,見義勇為的青年,一心為民的“公家人”。他們是曆史英才,書寫承載著人文美德;他們是時代先鋒,折射著時代的光輝;他們是英雄楷模,凝聚著人生的追求。在他們的身上,體現著同心人的精神風貌,是同心一筆豐厚的曆史財富,也是同心各族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
非其土無以養其人,非其人無以成其事。人,作為社會的主體,創造了一切的社會曆史和文化。因此,客觀地輯錄曆史人物的業績,公正地評價他們的地位和貢獻,對於傳承文明、資政育人具有重要的意義。係統地研究整理同心在不同曆史時期的先賢俊傑和英雄楷模,是挖掘同心曆史、建設同心的重要內容,也是培養新時期同心精神的迫切需要。《同心英烈》的編寫,在認真查考史籍及遺文碑刻等史料的基礎上,吸收了最新研究成果,收錄了出生在同心、革命在同心、工作在同心的各個時期、各個層次、各個領域最具代表性的400多位優秀人物史料,其曆史價值、文史品味兼得,內容豐富,可讀性強,是全縣廣大幹部群眾、青少年立身行事,學習做人,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一本難得的鄉土教材。
盛世修史誌,慶典頌太平。在陝甘寧省豫海縣成立75周年之際,同心政協編寫的《同心英烈》文史資料,是我縣政協文史資料工作取得的又一成果。該書的出版為全縣廣大幹部群眾了解同心發展史上各界有影響的人物,提供了一部珍貴的曆史資料,也為廣大文史愛好者提供了研究、交流同心文史的平台。同時,使之更好地為同心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201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