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文學o2o(2 / 2)

“好的,那我就以大家都認同:微訊是日均瀏覽閱讀量最大的文學發布平台這一觀點為前提下,提出我的思路了。”文哲注意到,當他說“微訊是日均瀏覽閱讀量最大的文學發布平台”這句話時,在座領導臉上的表情都有些不自然起來。

“其實,早在2015年,微訊的企業公眾號和服務號,加上個人開通的服務號、訂閱號總量就已經達到了三百萬左右。到目前為止幾乎全國的商戶,都已經開通微訊訂閱號或者服務號了。截至目前究竟有多少訂閱號我們還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不會比我們的注冊網絡作家少。而他們之所以一時之間還沒有形成氣候,一方麵是自身目標不明朗,另一方麵就是缺少優質內容。我所提出的思路就是聯手訂閱號,實現共贏發展的思路。”文哲看著大家都饒有興致的盯著自己,等待自己的下文,於是繼續說道:

“剛才於副總編也說了,王副經理提出的方案一是讀者群少,二是沒有故事也就是內容可寫。我想微訊訂閱號應該會承擔起一部分閱讀分銷量,具體的怎麼利益劃分,可以商量探討。至於現實的故事就是要落實到訂閱號的主體,企業上來了。我們可以假設一下,某一個企業已經發展到年收入近千萬了,這時候開始迫切的需要弘揚企業文化,樹立良好的公眾形象。那麼,除非這個企業是老字號,有多年的曆史,和特別獨樹一幟的產品外。還有什麼辦法能讓公眾更了解這家企業,更認同這個企業呢?

我想,答案應該是開放。而開放,不僅僅是外部環境的對客戶開放,更應該是企業曆史,發展過程的開放,向公眾介紹企業人、企業主一步步的發展致富路程,我想這樣才能讓更多的用戶接受企業,認可企業。在這方麵‘褚橙’‘老幹媽’就是最經典的案例!

當然,從本質上來說過硬的產品才是最重要的。但好的故事會讓品牌知名度如虎添翼的擴散也是不可否認的。”文哲停頓片刻,讓眾人思考一下,能跟上自己的思路後,接著說道:

“正是按照這個思路,我想我們可以這麼操作一下。將我們的龐大作者群和眾多實體企業,在國家提倡‘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背景下相結合。可以由記著或者我們的作者去聯係企業家,或者其餘類型的成功人士。采訪他們,由他們講述各自的成功經曆和大致奮鬥路程。然後我們的作者將故事放大和潤色,加入時代背景和客觀敘述。最後完成的小說或傳記,可以在我們網站發布,也可以在微訊訂閱號上連載。

當然,如果可以出版成書,或是在報紙上連載那就更好了。而我想這方麵的可能也很大,畢竟大家對太遙遠的成功人物不是很感興趣。但如果是身邊的人,周圍的知名企業家出書,我想不論是員工還是普通市民都會想了解下他們的奮鬥路程,看看他究竟是怎麼成功的。這也是我們在實體發行的一個契機,一個好的切入點。”文哲不理已經聽呆的眾人,最後說道:

“這對我們網站的形象提示也是巨大的!從此以後,我們網站也會改變長期在讀者心中YY、不切實際、娛樂化的形象,也會進步一確立網絡連載小說在現代文學和人物傳記上的地位!”

大家聽著文哲熱血澎湃的言論,一時之間竟不知如何作答。最後還是於副總編輯出言問道:“想法挺新穎,可是你怎麼就確定我們作者願意寫這種書?再說,那些成功人士能隨便讓人了解自己麼?”

“這就是溝通和運作的問題了,現在社會上仇富的人有很多。就是有人覺得不公平,這些人就是隻看到了別人的成功,卻看不到別人的付出和經曆。所以,我認為這也是消除貧富矛盾的一種方式,讓大家向身邊成功的榜樣學習,借鑒他們的經驗。就像我之前說的那樣,企業家和成功人士們,也是想要知名度的,現在有這麼多采訪欄目就是一種側麵的驗證。而且書的銷量好的話,他們也會有錢拿。講講經曆,發發感慨就能有錢拿,還能和朋友們有交流的話題,何樂而不為呢?

要知道,我們華夏現在億萬富翁就是上萬人,千萬富翁有幾百萬人,各行各業的百萬富翁成功人數根本就是數不勝數。這麼多的成功人士,可介紹他們的書籍又有多少呢?可以說正視成功、指引成功、有實際案例的講解成功書籍還是太少了。更多的是為富不仁和唯利是圖的論調,我想我們這麼做,也會得到各級工商聯和商會的支持的。

至於作者應該是很好溝通的,可以與作者溝通,讓其就近參訪身邊的成功人士。也可以由各地方報社記著出麵采訪,我們組織作者按照原型故事創作並發表。試想一下例如《身邊的千萬富翁--一個服務員的致富經曆》《年薪百萬網絡作家成長史》《一個煤老板的自述》《拆一代的故事》這種現實題材的文學小說沒有市場嗎?”

文哲說完看著周總編,期待著他的答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