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曆史的靈感(3 / 3)

“我讓你多讀書,勤思考,也常看看我寫的文章,雖然還沒最後成書,可對你也是有幫助的。就這問題你要是看了我寫的書,保準你早就想到解決的方法了!”文老爺子繼續憤憤不滿的教訓著文哲。

“看!必須看!我今晚回來就看!不過這會兒我是真快沒時間了,您再墨跡會,我可就得天天在家陪您看書了哦!”急糊塗了的文哲又開始說不走腦子的話了。

“哎呀,小猴崽子能的你,還威脅起我來了是吧?!”文爺爺氣極反笑的笑罵道。

“好啦好啦老文,你咋想的快說出來吧,我都要替他急死了,不為這猴崽子想,也得為人家青嵐丫頭想想,他要是下午再遲到,估計門都不讓他進了。”武老爺子再次幫文哲解圍道。

文哲感激的看著武爺爺,這一瞬間他感覺這才是自己的親爺爺啊。

“嗯,我知道了。這不給他個教訓麼,讓他長長記性。”

“長了長了,長記性了。這回絕對長記性了!”文哲頭如搗蒜的連道。“哼!看你還有下次的!”文老爺子看了眼正乖乖的瞅著自己,眼巴巴等待著答案的孫子,心軟道:

“那是1937年的秋天,我那時才十六歲,跟著改編後的華東抗日聯軍第五軍轉移到東北三江地區作戰。

當時的我們不為裝備發愁,日偽、滿偽、蒙偽有時還有朝鮮偽軍和土匪胡子們都搶著給我們送裝備,唯獨發愁的就是沒有糧食。

可偏偏糧食才是打仗的基礎,吃不飽肚子,連槍都端不起來,這杖還怎麼打!所以,那時候除了小鬼子正規軍外的所有隊伍,包括民兵散勇之類的,都把老百姓當成肥肉,誰都想榨出最後一滴油水來。可那時在偽滿洲國的我們的招牌不硬,支援又遠。許多山裏的山民都不識得我們抗日革命軍隊,沒辦法,我們隻能慢慢的做群眾工作。今天打鬼子,明天幹偽軍,後天削胡子的,就這樣,我們漸漸贏得了群眾的信任。他們從最初的主動打探告訴我們山情軍報,到為我們提供糧食補給,最後甚至加入我們的革命隊伍。就這樣,我們不但在群眾的幫助下堅持了下來,而且還贏得了那場戰爭的最後勝利!

我想說的是,你們可以創新的單獨開辟出一個榜單。這個榜單回到最初的環境下,所有進入榜單的作品,都要隱去書名和作者名等一切能暴露實質內容的信息。而讀者們會隨機挑選到幾部作品,根據讀者自己的感受,為所讀到的實質內容評分。榜單內評分最高的幾部作品,我想在一周內,應該就會有了不錯的人氣,下周就可以離開榜單了,並揭曉作者和作品名稱。而每兩周排名最後的作品,就沒有繼續留在榜單內的必要了。

這就像1937年的東北,軍閥分裂,山河崩碎,所有參榜的作者都要像當年的熱血男兒一樣,去拚去搏。那麼,他的文字就要像最鋒利的刺刀一樣尖銳,刀刀現血,次次見紅;文筆就要像最遼闊的江水一樣壯麗,浩浩蕩蕩,滾滾而來;文風更要像最堅定的信念一樣頑強,生生不息,欣欣向榮!”

文哲呆立在爺爺麵前,忘記了繼續深詢創新榜單的事,此時腦中浮現而出的是一副波瀾壯闊的曆史畫卷,那裏的人可以卑躬屈膝的苟延殘存,可他們為了兒女們而血濺河山;那裏的人可以乞哀告憐的獨善其身,可他們為了子孫們而不為瓦全;那裏的人可以奴顏媚骨的搖尾乞憐,可他們為了做中華人而浩氣長存!

那裏的人,守著我們的魂!

那裏的人,栽下中華的根!

文哲向兩位老人深鞠一躬後,轉身大步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