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0二章 分管縣長(2 / 2)

王冬雲不認識張芷君,不過可以斷定,在張副縣長辦公室上班的人應該是張芷君,王冬雲自我介紹道:“張縣長,我是王冬雲。”

張芷君立即站起身,走出辦公桌,伸過手來與王冬雲握手:“我來新民聽鍾書記、葛縣長、閻縣長介紹過了,果然是儒雅俊朗的知識分子!”

王冬雲綻開笑臉:“張縣長是公招碩士,能在張縣長領導下工作三生有幸。”

兩人寒暄一番談到工作,王冬雲說:“新民縣城發展至少落後了十五年,到目前為此,科學規劃還沒有完成,拿改革開放的話說,處於摸著石頭過河階段,張縣長來了,這一切可以迎刃而解!”

張芷君說:“我來新民十多天了,你不在家,看了下規劃圖,到街上走走,去了幾家建司,總的說,發展速度快,當然,也存在一些問題,不過這些問題可以在發展的同時得到糾正。”

王冬雲欣喜表情說:“張縣長高瞻遠矚,看問題尖銳,要不多久,新民就不是今天的新民了!”

張芷君說:“聽說你是正牌大學生,果然如此,現在黨政總體說管理水平比較低,別看個個都是大學文憑,其實就是初中、高中、有的甚至小學畢業水平,當然,我這樣說也許不對。”

“太對了,”王冬雲麵現遇上知音的表情,“處在一個特定的環境,不隨波逐流還不行,我有深刻體會!張縣長來了,這樣的環境就有望改變了!”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聊起來,沒談多少工作,主要談各自的觀點和感慨。

王冬雲注意觀察張芷君,人最多三十歲,瘦高個子,麵皮白淨,戴付眼鏡,形色儒雅,說話斯文,與腦滿腸肥、圓滑狡詐的官員形態毫不沾邊,說話字正腔圓,不油嘴滑舌,舉止一看就是坐懷不亂的正人君子。

張芷君讀研專攻城市建設發展專業,尤其對縣域城鎮經濟建設研究很有見地,他根據國家經濟發展軌跡著述的學術論文,在國內外科技刊物上發表,得到學術界廣泛的認可和好評,這在城市建設突飛猛進的今天,必然是有大用的人才。

改革開放社會經濟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農業人口迅速向城鎮轉移,縣城作為農業人口進入城市的首選目標,建設迅速發展起來了。由於轉移人口多,速度快,應該怎樣發展建設縣城,成了人們關注的問題。

張芷君這樣的人在官場不多見,可官場環境出現這樣的人又總是障人眼睛!

王冬雲在張芷君辦公室約一個小時,還算談得投機,他乘張芷君接電話,起身告辭,注意到了張芷君臉上流露出意猶未盡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