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麼感謝王局長呢?”袁局長在電話裏想了想,“財政部有個項目,考察歐美城建,為期一個月,各省由省財廳帶隊,名額由我去給你爭取。”
“謝謝了,袁局長!”王冬雲在電話裏驚喜的說,接著變了聲調,“這兩天我愁死了,到處想辦法都沒用,恐怕隻有找袁局長了。”
“什麼事,盡管講,隻要在財政局管轄範圍內,我照辦就是了。”袁局長慷慨應承。
王冬雲嗬嗬一笑:“前年發洪水,省、市分別撥了防洪堤資金,要求當年修好防洪堤,確保縣城汛期安全,由於當時財政狀況緊張,這筆錢一時拿不出來,今年,縣委、縣府領導對修建防洪堤工作高度重視,城建局根據指示精神做好了前期準備,就等著袁局長撥款動工了。”
袁局長沉默約幾秒鍾:“這事啊,王局長那條線的錢本該用著王局長掙政績,過兩天撥過來,保證不誤事,行不行?”
王冬雲說:“千恩萬謝了,哥們!”
防洪堤啟動工程款如期到位,城建西線提前拉開建設序幕,王冬雲心血來潮,寫了篇新聞投遞出去,分別登載省、市委機關報,王冬雲見到自己寫的新聞後,心想,老把戲還沒有忘記,隻不過原來是為人作嫁衣,現在是自己寫自己。
王義十分珍惜王冬雲給的機會,他不但要把工程做好,關鍵還在於,他得到工程後不讓王冬雲感到有麻煩和壓力,遇到事情自己擺平,不僅如此,在擺平事情的過程中,又去發展自己的事業圈子,也就是說,他在人生的博弈中,比別人至少多往前看一著棋,這點上一般人是很難做到的。
晃眼四個月過去,防洪堤工程峻工,經過驗收工程結算後,王義來到王冬雲的辦公室,興奮表情說:“哥,感謝你給我的機會,沒有哥就沒有我的今天,往後的路還望哥鼎力扶持,哥的大恩大德不言謝!”
王冬雲看著王義,笑笑,不出聲。
王義把個信封放在王冬雲辦公桌上,退到客座沙發坐下,等待王冬雲發話,中規中矩的樣子。
王冬雲不看王義,拉開辦公桌抽屜,順手撿起辦公桌上的信封,放進抽屜,抬起臉看著王義平靜問:“賺錢了嗎?”
“賺了,哥,比起做泥工活,我就成神仙了。”
王冬雲當然知道王義賺了錢,賺多少他的心裏一清二楚,預算是他一手一腳做的,財政局審核時一次通過,不賺錢怎麼說得過去。
“人要知足,”王冬雲平靜說道,“凡是出問題的工程都是過於貪了,你千萬要記住,切不可以在工程建築材料和建築程序上打主意,要用幹事業、幹大事業的心態去對待每一個工程,那樣的話,你才能在建築行業永遠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