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件事是小蜜蜂的網絡轉播問題,軟件要繼續優化,反正汪新拍著胸脯打包票——絕對能和電視台同步播出!以後質量肯定也越來越好!
其實,電視台早些日子就把節目錄製好也是可以的,等網絡視頻這塊弄好了再播就是了,但鞏誌實在是個外行中的外行,到現在為止他上網就幹一件事:下象棋,所以節目拖到23日才開始做的……
因為和電視台有著合同,所以小蜜蜂做的網站上的視頻是不能拖著進度條跳著看的,不然看到廣告就跳過去了,那電視台不樂意了,所以在這上也花了些時間,壓縮視頻的質量暫時還上不去,不過能看就行,以後慢慢搞就是了。
這個也得抓緊,電視節目再熱火那是電視台的事,網絡視頻這玩意兒可是自己的。
所以25日晚上汪新就在小蜜蜂上催了一下,但那邊卻是叫苦不迭——哪有那麼容易設計出個好算法來的?太費腦子了!而且考慮到服務器帶寬問題,又不能說就照著用戶的極限下行帶寬來壓縮——那樣清晰度倒還是可以,但100M帶寬也不過就能承受千把兩千人同時觀看啊?
這倒真是個頭疼的事,聊了一會也沒什麼好辦法,汪新便道是你們自己看著辦吧,反正加把勁就是了。
但就在這時,鑽到這個臨時的“蜂巢”裏旁邊的一位忽然發上段話來:“做個P2P插件不就行了嗎?”
一句話點醒夢中人!
一直以來,無論是汪新也好,還是負責網站的那些人也好,都是把目光著眼於如何在保證一定品質的條件下盡可能地提高壓縮率,幾個人這個把月竟然都沒想到P2P這玩意兒,真的是暈了頭了!
所謂的P2P,也就是點對點(point-to-point)技術,又稱對等互聯網絡技術(peer-to-peer),它依賴網絡中參與者的計算能力和帶寬,而不是把依賴都聚集在較少的幾台服務器上。
P2P也是一個下載術語,意思是在你自己下載的同時,自己的電腦還要進行上傳,這種下載方式,人越多速度越快,但缺點是對硬盤損傷比較大(在寫的同時還要讀),還有對內存占用較多,影響整機速度。
P2P技術1997年誕生,到2000年以後,它的發展史就得用“月”甚至是“日”來記載了,很多軟件都是基於這個技術,比如我們說的“BT”下載,比如那個叫“電驢”的玩意兒,比如那些網絡電視網絡電影軟件(諸如PPlive、PPfilms),還有那些視頻網站上所謂的“下載加速器”其實也就是P2P的插件——如果您總是在人少的時候去該網站看視頻的話,那麼這玩意兒就沒必要裝……
公司裏幹活的人是一門心思撲到視頻格式轉換的優化上去了,汪新現在就沒有什麼下載的習慣——他現在沒必要去網上找什麼遊戲下載,網絡遊戲他不玩,單機的正版又不是舍不得買……
所以竟然是直到了今天,都折騰了個把月了,還是在旁人的提醒下,他們才想起來這個技術!
汪新就問了兩個問題:“如果在考慮到現在國內大多數地區的網絡狀況,按照256K的下行速度的話,一個視頻在這種帶寬下能夠流暢播放,壓縮的效果會怎麼樣?如果現在開始做一個P2P的插件,需要多長時間?”
前一個問題回答得很快,說肯定比不上VCD的效果,但差得不是很多;第二個問題則是等了一下才發過來答案,說十天到半個月之間。
“技術上沒問題的話,那就先做這個吧。”汪新道,“視頻壓縮的事情以後慢慢來,不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