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青一笑,汪新也笑了下:“很多人都喜歡記名人名言,尤其是你看那些辯論的時候,拚命地引用啊。為什麼呢,因為在絕大多數人的潛意識裏,‘名人名言’就等同於‘真理’——對了,還有個詞:記得什麼是‘公理’嗎?”
陶青回答得很快:“不需要證明的就是公理,通過公理推出來的叫定理——雖然初中已經過了NNN年了,但這個基本概念你總不會以為我忘記了吧?”
汪新道:“我隻相信‘公理’,甚至我相信有‘天理’這個東西,而所謂的‘真理’它是有局限性的,比如哥白尼的日心說,他認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但現在我們知道了,宇宙中不止一個太陽係……”
“有的組織總喜歡用自己的理論來證明自己的理論是正確的,你去聽他們講話看他們的文章會發現再怎麼考據也是毫無破綻,所以很多人都相信了:哦,這就是真理。”汪新壞笑了一下:“打個比方:張三說李四是龜孫子,提出的證據是王二麻子昨天罵過李四是龜孫子——這是他們的論點論據;然後趙五出來考證,說王二麻子昨天真的罵過李四是龜孫子哎,看來張三說的真的對的——這就是考據過程。”
陶青聽著便又笑:“得了吧,這個我怎麼就沒聽過!”
“具備這樣特性的組織可以說很多人都耳熟能詳——不對,應該說它完全滲入了人們生活之中,它無所不在,而且影響力極大,它就是……”
“咳咳咳!”陶青反應了過來,“你要造反哪?”
汪新手一攤:“宗教本來就是這樣的嗎,怎麼能叫胡說,你看那些‘佛曰’,那些‘如是我聞’就知道了,就是那麼回事兒。”
他又做笑笑:“你想到什麼了?說來聽聽,除了宗教之外還有什麼?”
“我不知道!”陶青撇了撇嘴,“我沒文化,行了吧?”
下午還有課,剛進教室,郝燕就找了來:“汪新,知道你下課後要去鍛煉,小組裏幾個人先認識一下,晚上要有時間的話也一起討論討論……”
四個選手,沒有替補,兩男兩女,男的是汪新和侯安宏,女的是劉萍和郝燕——估計是實在找不著人了才自己頂上的,估計找不到人的原因是參加比賽獲勝了也不獎學分啥的……
比賽第二天進行,規則倒是很正式:自我介紹之後開篇立論、攻辯、攻辯小結、自由辯論、總結陳詞,一道流程都不少。
汪新任的是四辨,要他張嘴的時間就是自由辯論和總結陳詞兩段,每到他起身的時候,對手可就算是倒了黴了。
汪新敢說自己的書是看得最多的,兩輩子呢,五十多年可比他們二十來年看的多多了,而且誰又能像他一樣有那麼變態的記憶力去?但凡有引用錯誤或斷章取義之類的事情發生,被他揪住了就是不放;就算是你引對了,一來汪新可以從腦中豐富的資料庫裏麵調出其他名人說的跟你不一樣意思的話,二來他還有個大絕招——大家立場不同,古人對這事也有不同的看法,那是正常的,不然辯論幹什麼呢?但這樣一來你再引什麼東西可就不能做為論據了,我們應該從最根本的東西來出發……
大多選手都是會中汪新的套,開始跟他談哲學,汪新最擅長的就是這麼樣繞人了,很多話裏藏著埋伏,語速一快,打得對方常常反應不過來,好多次是純粹的詭辯,對手竟然沒發現,連評委都沒注意——要注意到的話不會給他打那麼高的分——這也在情理之中,賽程安排得太緊了,準備時間又不長,有的評委都是來湊數的,應該也被汪新忽悠住了……
比賽是單敗淘汰,因為班級不可能就那麼巧是2的幾次方,所以汪新他們輪空一場,打到決賽,周日上午10點進行,然後輸掉——不過汪新倒是成了最佳辯手,拿到一個證書和500塊錢獎金。班級獲得了第二名那也是500,四個人分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