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簡陋的籬笆小院兒,兩間茅草屋,一個殘年老者,拄著拐杖,遙望西山,送走這一天最後的一縷餘暉。
老頭抬頭望著太陽,卻見一個人影從夕陽的影子中顯現出來,少頃便已經來到跟前,定睛望去,卻是個白胡子的幹瘦老頭踏著雲頭徐徐而來。
看清來人,那老者慌忙下跪:“小老兒恭迎青帝宮伏羲大帝!”
伏羲大帝在小院子裏按下雲頭,也不理會那老頭,長袖一揮,徑直往那茅草屋去了。推開門一步跨了進去,小小的茅草屋裏麵卻是另一方世界。這便是中土天帝軒轅宮所在的泰山界。
軒轅宮不似青帝宮那般門可羅雀,青帝伏羲氏性格高傲,世間凡人皆是由女媧娘娘摶土所造,在他眼裏,凡人隻不過是活著的一杯黃土,所以青帝宮中隻有伏羲女媧二人,隻是偶爾會召喚三五個下界的妖仙到青帝宮做些灑掃的雜事,絕不會讓凡人入得青帝宮,這也是為什麼後羿本與少昊同上昆侖山,卻堅決不讓後羿入得昆侖山的原因。
可是軒轅大帝不同,軒轅氏本就是一介凡人,乃是軒轅氏族首領,當初九黎族入侵,軒轅氏帶領族人與炎帝神農氏族結盟為華夏部族,大敗九黎族,從此功德加身。女媧娘娘見其法力強大不輸天神,便手持封神榜招納於他,封為中土神州天帝。軒轅大帝雖已經位列神族,卻依然心係黎民,常有一些凡間事務需要處理,所以往來之人卻比青帝宮多出許多。
這一日,軒轅大帝正高坐於大殿之上,下首坐著兩人,一個灰袍秀士,手拿一卷龜甲,乃是造字天師倉頡,另一個身高一丈有餘,外表粗獷,卻是少昊兄弟在華夏部落遇到的那壯漢誇父,想來是來與軒轅大帝商討一些關於凡間的事情,可是能夠入得這泰山界內,可見他在軒轅氏眼中地位不凡。
三人正在商議著什麼,伏羲大帝大跨步這走了進來。倉頡誇父二人見了慌忙下跪行禮,軒轅大帝也慌忙起身迎接,伏羲大帝卻擺擺手道:“軒轅,這會兒你還有心思理會凡人的那些子雞毛蒜皮的事情?”
軒轅大帝一愣,不知道伏羲是何意,問道:“老哥這是何意?又出什麼大事了?”
伏羲大帝見軒轅一臉的迷茫更是生氣,跨步到之前軒轅大帝的座位上坐下,道:“之前,本尊讓你查的,九隻金烏擅自離開南荒炎穀的事,你查的怎麼樣了?”
軒轅氏見說,陪著笑臉道:“老哥你且息怒,這事兒不是一直都是刑天在查嗎?那蠻子雖然莽撞了點,可做事還是靠得住的。”
伏羲大帝歎了口氣,搖搖頭道:“本來以為隻是金烏暴動,所以才四散飛走,循著蹤跡找回來就是了,可是誰想到,這其中卻是另有緣由。”
“什麼緣由?”軒轅大帝一臉詫異的問道。
“有人企圖捕獵金烏。”
軒轅大帝沉吟片刻問道:“老哥你可知道是何人所為?”
伏羲大帝便將幽冥鬼域一行之所見說與眾人聽。眾人聽說敵人以幻陣結界阻撓眾人前行之時各自讚歎對方手筆之大,聽聞那十二盾陣的時候,又驚歎敵人構思之巧妙,直到聽聞黑玉山中金烏不知去向,各自又神情凝重,有人暗中下如此大手筆隻為捕獵一隻靈獸,讓人不得不慎重。
軒轅大帝思索片刻,想到那十二盾陣乃是十二個九黎族人所布下,便向誇父問道:“誇父,之前你有負責清掃中土九黎遺族的事情,在清掃的過程中,可有見到他們有什麼不同尋常的舉動?”
誇父仔細回憶著清掃的過程,自從炎黃戰蚩尤以後,九黎族便是這片大地上的過街老鼠,多數時候都是在地形險惡人跡罕至的深淵峽穀之處苟延殘喘,可是前不久,突然多出許多九黎族餘孽招搖過市,所過之處老幼屠盡,細細想來卻是異乎尋常。
“回大帝話,九黎族自巨鹿之戰以後元氣大傷,數百年來隻有星星點點的九黎族餘孽隱居於窮山惡水隻見苟延殘喘,斷不敢現身於人前,。可是數月前,有大批的九黎遺族結隊出沒,氣焰囂張,所過之處雞犬不留,有許多小部族都遭到他們的戕害。不知道他們突然這般明目張膽,與黑玉山之事是否有關聯。”
九黎族自蚩尤戰死以後已經是群龍無首,本來已經是翻不起什麼浪花了,已經分崩離析的九黎族無論如何不可能煉製出那十二盾陣這般巧妙的東西,更不要說話費這麼大手筆去捕獵一隻金烏。金烏雖然是當世神獸,那偌大的名頭卻多是因為他們十兄弟同氣連枝,要是單個兒來論比麒麟差了可不是一星半點,要說有人話費大力氣捕獲一隻,那他們是斷然不會放過剩下的九隻的。
現在難就難在原本在一起的九隻金烏不知道什麼原因居然從炎穀逃了出來,現在想來肯定是有人在炎穀搞了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