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承擔著對大學生進行係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任務,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麵臨新的形勢、新的任務和新的要求。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在曲折中發展,科技革命日新月異,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我國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入,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係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樣化。如何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當今世界錯綜複雜的形勢,把握國際局勢的發展變化和人類社會的發展趨勢;如何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國情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客觀規律,增強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如何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肩負的曆史使命,努力成為德智體美全麵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必須認真研究解決的重大而緊迫的課題。

麵對新的變化和新的情況,為了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2005年,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頒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教社政[2005]5號),推出了新的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設置:《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共四門必修課。這是自1998年思想政治理論課“98方案”實施以來的又一次重要改革,簡稱“05方案”,該方案從2006年秋季開始在全國高校全麵推行。“05方案”的實施,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增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並力爭在幾年內,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狀況有明顯改善。

為了實施“05方案”新課程設置和推進教學改革,各高校都開始積極行動並大力投入。我們浙江大學更是適應這一新形勢,全力投入這場改革。本著理論聯係實際的方針,本著思想政治理論課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原則,我們堅持開拓創新,力圖從教育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等各個方麵,進行全方位的係統改革;並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質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積極投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強化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組織管理能力,以及運用科學方法把握形勢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為培養造就知識、能力、素質俱佳的未來領導者做出應有的貢獻。

通過深入的調研、思考和研究,2006年春,我們正式提出了“浙江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五個一’建設工程”的全新改革思路。

“五個一”建設工程的內容包括五個方麵:

一是充分利用浙江大學綜合性大學的優勢,大力拓寬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思路,組織校內外學者進行係統的專題理論講授,建設一個專家理論專題講座係列;

二是建設一個在全校所有學生中有重要影響的思政理論教學網站;

三是建設一批課外教學實踐基地;

四是建設一支能夠承擔起新型教學改革工程的高質量師資隊伍;

五是建設一組在校內外有影響的精品課程。

我們力圖通過這種多層次全方位的改革,真正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真正實現馬克思主義理論、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進而擴大浙江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在全國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