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興國九年(984),陳摶去京城朝見太宗,太宗派人好好招待他,並叫宰相宋琪等人接見他。當時陳摶已經在華山居住了四十多年,快一百歲了。他被送去見宋琪,宋琪等人問:“先生您修煉的方法可以教給外人嗎?”陳摶回答道:“我隻是個山野裏的小人物,對國家沒有用處,也不知道什麼修煉的方法。當今皇上英明賢能,博通古今,確實是個有道明君。你們同心協力輔助皇上治理國家,這就是最好的修煉之術了。”宋琪等人把他的話告訴了太宗,太宗龍心大悅,好好賞賜了他一番,還下詔為他賜號“希夷先生”。
端拱元年(988)的一天,陳摶忽然對一名弟子說:“你幫我在張超穀中築一間石室,我要去那裏靜養。”端拱二年秋天的七月,石室建成了,陳摶給朝廷寫了一篇幾百字的文章,大致是說自己將在這個月的二十二日死在蓮花峰下的張超穀中。後來果然是這樣。他死後的七天屍體還有餘溫,有五色雲彩彌漫在洞口,幾個月都沒有散去。
“梅妻鶴子”者是誰
“梅妻鶴子”指的是北宋的林逋(bǔ),他是著名的隱士,也是一位詩人。
林逋(957~1028)字君複,杭州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他從小是個孤兒,苦學成才,性格恬淡,家裏窮得缺衣少吃,他卻一點兒都不發愁。他遊覽了在江淮間很多地方,後來回到了杭州,在西湖的孤山定居下來,此後二十年中再也沒有進過城市。林逋擅長行書,喜歡做詩,每次寫完一首後就隨手扔掉了,有人對他說:“你為什麼不把這些詩保存下來流芳後世呢?”林逋說:“我隱居在山林裏,並不想靠做詩成名當世,何況留名後世呢?”但是還是有人暗暗把他的詩記下來了。林逋的詩和他的為人一樣,風格恬淡清幽,人們所熟知的名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就出自他的詩作《山園小梅》。
林逋曾經在房子旁邊為自己立墓,臨終前寫的詩中有“茂陵他日求遺稿,猶喜曾無封禪書”兩句。他死後仁宗賜諡和靖先生。
由於林逋一生沒有娶妻生子,卻以觀鶴賞梅為樂,所以人們送他了一個“梅妻鶴子”的雅號。
秦九韶對數學有何貢獻
秦九韶(1202~約1261),字道古,普州安嶽(今四川安嶽)人。就個人品行而言,秦九韶可以說相當惡劣,他是一個自私、專橫和唯利是圖的人。他出任瓊州(今海南瓊山)太守時,不到一百天,就因為貪暴被免職。但後人都不得不承認,他有著傑出的數學才能,美國科學史家薩頓甚至稱讚他是“他那個民族,他那個時代,並且確實也是所有時代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他對數學的貢獻,體現在他的數學著作《數書九章》中。
《數書九章》的成就可以與名著《九章算術》相媲美。這部著作,南宋時稱為《數學大略》或《數術大略》,明代的《永樂大典》和清代的《四庫全書》都稱為《數書九章》。全書共十八卷,八十一題,分為九類,每類九題,每個題答案的後麵都有“術”,說明解題方法;“術”後麵有“草”;說明演算步驟,有的題目還有圖畫。這本書最重要的成就是正負開方術(高次方程數值解法)和大衍求一術(一次同餘組解法)。秦九韶在前人成就的基礎上,把以增乘開方法為主體的高次方程數值解法發展到了十分完備的地步,比意大利數學家魯菲尼和英國數學家霍納早了五六百年。一次同餘式問題的解法是適應天文學家推算上元積年的需要產生的。三世紀以後,中國各家曆法都有一個特定的上元積年,但各個時期的天文學家們盡管掌握了上元積年的推算方法,卻沒有人明確提出係統和完整的一次同餘理論。秦九韶經過深入研究,在《數書九章》中明確給出了一次同餘組的一般解法,提出了著名的“大衍求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