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回 玉樞經(1 / 2)

在嶽州的郊外,有一座古老的廟宇。廟宇背靠著河流,麵對著山巒,四周山川險峻,放眼望去,是大片的黃茅和綠草,一望無際。廟宇周邊,參天的大樹遮天蔽日,多得數都數不清。在這些大樹中,有一棵枯木,裏麵藏著一條妖蛇。這條妖蛇十分凶殘,已經吞食了無數人。它的身體像水桶一樣粗大,長度超過十丈,舌頭如同鋒利的刀刃,眼睛好似銅鈴一般。人們既害怕它,又不得不討好它,凡是路過此地的人,都必須帶上牲畜祭品,放在廟前供奉,這樣才能平安往來。要是不這樣做,就會突然風雨大作,白天也會變得雲霧彌漫,咫尺之間都難以分辨東西,過往的人就會莫名失蹤。這種恐怖的情況已經持續多年了。

當鄭宗孔到嶽州擔任府尹時,書吏等人都到很遠的地方迎接,他們恭敬地俯伏在地上叩頭。府尹說道:“辛苦你們大老遠來迎接我了。”眾人回答:“一方麵這是我們分內之事,理應遠迎;另一方麵,是想提前告知大人一件奇事。”接著,他們便把路旁古廟中枯木藏蛇,要求路人祭祀,否則就會被疾風暴雨卷走,生死不明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說了一遍。府尹聽後,大笑道:“怎麼可能有這種事。”

過了兩天,府尹路過那座廟旁,並沒有按照慣例祭祀,就徑直前行。還沒走出一裏地,突然狂風大作,飛沙走石,烏雲滾滾,黑霧彌漫,從身後洶湧襲來。他回頭一看,隻見甲兵眾多,好似千軍萬馬追趕過來,心想自己這次必死無疑。鄭宗孔在還沒有考中科舉的時候,曾經誦讀過《玉樞經》。在這危急時刻,他一邊快步前行,一邊不停地誦讀經文。不一會兒,奇跡發生了,烏雲散去,風也停了,天地恢複清明,剛才追趕的兵騎也消失得無影無蹤,他這才保住性命,順利抵達嶽州上任。

各縣的縣尹和大小官員前來參見,行禮完畢後,鄭宗孔和他們坐在一起交談。他提到:“聽說古廟的枯木中有巨蛇成精,吞食了無數人。之前本府的書吏和軍民出關迎接我的時候,就向我報告了這件事,我原本並不相信。等我真的路過那裏,還沒走出多遠,就真的遭遇了狂風暴雨。現在我想問問各位賢能的縣宰,這妖蛇如此猖獗,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我們該如何消滅它呢?一來為國家治理百姓,二來為百姓除去禍害,這都是我們應盡的職責。”各縣尹回答道:“我們職位卑微,德行淺薄,哪裏有能力祛除這妖怪呢?幸好有您這樣德高望重的府尊大人擔任要職,您的品德能讓四海清平,就像古人能讓老虎渡河,能讓逆風轉向,能讓大火熄滅,您的德政堪比劉琨,功績可與元規媲美,還怕這妖怪不消失嗎?”說完,眾人相互行禮作揖,然後各自離去。

第二天,府尹升堂,下令城中的男女老少都要虔誠地齋戒,沐浴淨身,帶上香火,跟隨他去城隍廟叩拜三天。府尹在案前獻上奏疏,誠心祈禱。城隍看到府尹帶領著男女老少誠心齋戒,又知道鄭宗孔生平正直,連鬼神都欽佩他,於是便將蛇精害人的事情一一向天庭陳奏。玉帝在九重天之上,早就看到鄭宗孔誦讀《玉樞經》時的虔誠,感受到了他的誠意,於是立即派遣天兵和五雷大神,前往嶽州古廟的枯木之中,務必將蛇精擊斃,不得拖延。玉帝還說道:“那包文拯雖然是陽間的官員,實際上還兼任著陰間的職務,可以震懾蛇精的魂魄。”

天兵騎著戰馬,手持長槍,雷神揮舞著火把,拿著斧頭,一同前往嶽州,還托夢給包公,讓他也一同前往陰司。一時間,眾人簇擁著來到了藏蛇的地方。頓時,天昏地暗,暴雨傾盆,狂風呼嘯,雷聲轟鳴,電光閃爍,府縣的百姓嚇得四處奔逃,無處躲藏。不一會兒,隻聽到一聲震耳欲聾的霹靂,蛇精當場被擊斃。沒過多久,天空放晴,人們紛紛議論,都說是鄭大人的德行感動了天地,才擊斃了蛇精。眾人都前去觀看,果然看到巨蛇被劈成了兩截,周圍是人骨堆積成的小山。有人將此事報告給府尹,府尹便和其他官員一起親自前往查看,看到的人無不感到震驚。府尹吩咐將蛇精焚燒,大火燒了一天一夜,才把蛇精化為灰燼。從此,嶽州的百姓家家戶戶都歡慶不已,都說:“若不是鄭大人誠心感動上天,高尚的品德打動神靈,怎麼能有這樣的結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