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回 銅錢插壁(1 / 2)

在龍陽縣,有個叫羅承仔的人,他為人輕浮,行事從不遵守法度,還喜歡結交各種朋友。他家房子寬敞,便開設賭場,收取抽頭錢,還常常充當保頭,幫人典當物品、借貸錢財。他家裏常常有一些行為不端、放縱不羈的人進進出出,不分早晚。

有人勸他說:“結交朋友一定要選擇勝過自己的,不如自己的就不要交往。”羅承仔卻不以為然,說:“天高地厚,才能容納汙垢。大丈夫活在天地之間,怎麼能區分什麼清濁,就應該大開度量,容納眾人。”還有人勸他:“交友不慎重選擇,終究會有損失,哪怕出一點差錯,都可能招來大禍。常言說‘火炎昆岡,玉石俱焚’,你怎麼就不害怕呢?”羅承仔回答道:“一尺青天覆蓋一尺地,怎麼會被蒙蔽呢?隻要我自己行得正,就沒什麼可擔心的。”就這樣,他拒絕聽取別人的勸告,對所有的話都充耳不聞。

有一天,同鄉的富家衛典夜裏遭遇盜賊搶劫。五十多個盜賊手持刀槍火把,強行衝開大門,搶走了許多財物。盜賊散去後,衛典一家老小都悲痛哭泣,遠近的親朋好友紛紛前來安慰。這時,羅承仔正好從外麵路過,看到眾人都在勸慰衛典,便感歎道:“全縣都知道衛家富有,聲名遠揚,自然難免被搶劫,隻有貧窮的人才可以無憂無慮,夜夜安枕。”

衛典聽到羅承仔這番話,心裏很不高興,對他的兩個兒子說:“親戚朋友都在同情我被搶劫,唯獨羅承仔說出這樣的話。我看這些盜賊肯定是在他家賭博的那些無賴,他們揮霍光了家產,缺衣少食,所以才起了壞心思,謀劃著來打劫我。如果不告官,我這口氣怎麼咽得下去!”於是,衛典寫了狀紙,告到了巡行的包公衙門。

包公看了狀紙,立刻發公文將原告衛典、被告羅承仔等人拘來。審訊時,包公對羅承仔施以重刑。羅承仔雖然受刑很重,但仍據理爭辯:“現在衛典被搶劫,一個盜賊都沒抓到,又沒有贓物作為證據,也沒有盜賊供出我,他卻憑空誣陷我,我實在不甘心!”衛典則說:“羅承仔既不從事耕種,也不經商,整天開設賭場,充當保頭,聚集了很多麵生且沒有戶籍的人,這不是窩藏盜賊是什麼?難道不該懲治他嗎?”

包公斥責道:“羅承仔不務正業,不安分守己,追逐末利,行事冒險,誰能不懷疑他呢?做保頭、開賭局,很容易被懷疑是窩藏盜賊的地方。但盜賊案件是重大的事情,最重要的是捉獲盜賊,其次是有贓物證據,再次是有盜賊供認扳扯,這三樣都沒有,就難以認定他是窩主。衛典的控告,大多是因為懷疑而誣陷,現在允許羅承仔保釋,回去後要改惡從善,如果以後再犯,一定依法嚴懲。”

羅承仔聽後,心中歡喜,慶幸自己免去了罪責。從此,他謹守法度,不再像以前那樣做保頭、開賭場了,人們都稱讚他能夠改過自新。

然而,衛典卻心中不甘,他說:“我明明被盜賊打劫,家財受損,告到官府卻得不到公正的處理,還受了一肚子氣,這可怎麼辦?”他整天在家抱怨官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