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曆史悠久、地靈人傑、文明早昌,曆史名人群星璀璨,文化傳統綿延不絕,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在這片熱土上,一代一代優秀兒女繁衍生息、辛勤耕耘,一批一批英才俊傑上下求索、奮鬥不止,演繹了一幕幕令人震撼、歎為觀止的曆史場景,書寫了一幅幅慷慨激昂、跌宕起伏的曆史畫卷。翻閱沈建樂編撰的《紹興曆史名人》,讓人再一次深切地感受到,“名士之鄉”紹興的確是代有人傑,賡繼不衰,名流薈萃,撼動中外。
紹興曆史名人的淵源可追溯到中華民族人文初祖之一的大禹。大禹開創的“地平天成”,創立的原始政治機構,體現的艱苦奮鬥、一心為民的治水精神,對中國曆史的演進和發展影響深遠。春秋時期越王勾踐“十年生聚、十年教訓”,臥薪嚐膽、勵精圖治,成為中華民族千百年來自強不息的典範。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紹興湧現的名人越來越多,特別是《論衡》作者王充、“書聖”王羲之、“東山再起”的謝安以及“山水詩祖”謝靈運,他們的功德文章至今廣為流傳。隋唐五代時期,紹興名人也不失其熠熠之光,賀知章、王叔文、朱慶餘等詩文大家燦然可觀。時至宋元,“六十年間萬首詩”的詩人陸遊、放牛娃出身的詩畫家王冕、隱居鐵崖山的元末詩壇領袖楊維楨,千百年傳頌至今。明清時期是紹興名人的繁盛時期,名人之眾躍居全國各府之前列,僅“進士”人數就位於全國第六,會元、狀元、榜眼、探花等居於全國第四,出現了水墨淋漓的“青藤畫派”祖師徐渭、創“致良知”學說的王守仁、創蕺山學派名世的劉宗周、《文史通義》作者章學誠等曆史名人。20世紀以來的紹興,更是湧現出一大批像徐錫麟、秋瑾、魯迅、陶成章、周恩來、竺可楨、範文瀾、馬敘倫、馬一浮、馬寅初、陳從周等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藝術家、科學家,可謂名人鼎盛、震古爍今、聲名遠播。
曆史名人是人民群眾中的傑出優秀分子,他們以其卓越的貢獻、業績、創造、影響以及獨特的“名人精神”,在漫漫曆史長河中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為豐富中華民族文化、一促進社會發展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研究和宣傳曆史文化名人,通過對曆史名人資源的總結提煉和挖掘開發,可以與時俱進地豐富和充實當代人文精神,進一步激勵人們勵誌圖強、厚德載物、奮發向上,激發人們的創造活力和創業熱情,以飽滿的精神狀態積極投身當今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研究和宣傳曆史名人,通過對革命家、文化名人、商界名人、政界要人等曆史名人的深入研究,可以幫助我們係統總結曆史文化成果,充分吸收傳統文化精華,發展具有時代特征的先進文化,不斷豐富和繁榮民族文化寶庫。研究和宣傳曆史名人,通過對曆史上人才產生的條件、體製、規律以及人才對推動社會變革和曆史進步作用的研究,可以幫助我們進一步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加快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深化人才培養、選拔和使用等機製創新,探索形成人成其才、人盡其才、人才輩出的良好局麵,促進民族振興、國家強盛。
《紹興曆史名人》可以說是係統梳理、深人研究紹興曆史名人的一大成果,對於進一步了解紹興的曆史沿革,豐富紹興的人文精神,傳承紹興的文化傳統,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一定的現實意義。同時,《紹興曆史名人》的意義已超出了地域的限製,對我們進一步實施文化研究工程,弘揚與時俱進的浙江精神,豐富浙江文化乃至中華文化的寶庫,都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
沈建樂在編撰這本《紹興曆史名人》的過程中,尊重客觀史實,注重價值導向,對名人事跡的介紹比較客觀,對收錄名人尺度的把握比較嚴謹。從被收錄名人的價值標準來看,不惟學曆、不惟資曆、不惟身份,比較注重實績、注重貢獻、注重創造。從被收錄名人的社會影響來看,不僅注重名人對當時的影響,而且注重名人對曆史的影響,特別是對曆史深遠和永恒的影響,經得起曆史檢驗;不僅是在當地有知名度,在地域之外也有一定的名聲和影響。與此同時,該書的體例安排也有獨到之處,在對名人作簡要介紹後,還鏈接著相關內容,以反映該名人的生平傾向、思想風貌,體現名人的主要業績、社會貢獻,適合不同讀者的需求,有助於加深讀者對名人的了解,不僅具有學術性、史料性,而且具有通俗性、可讀性。
史因人現,人以事名;小康大業,人才為本。在《紹興曆史名人》問世之際,感奮之餘,特為之序防盔舀2006年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