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外賣小哥王向陽(1 / 2)

王向陽最近手頭有點緊,出門前父母交給他的錢除去學費外就剩下600塊了,再加上到學校後買這買那的,關鍵是給魏霖惜買零食就用了100多,至此,他現在身上隻剩下兩張毛爺爺和些許零錢。

“這不是辦法啊。看來得想辦法賺點錢了。”王向陽數了數剩下的錢,眉頭更是擠到了一堆。

雖說父母在他出門前再三叮囑讓他缺錢的時候就給家裏打電話,可王向陽從成年開始就發誓不再向家裏要錢,除了這次上學的學費數額實在太大沒辦法,王向陽堅決不會向家裏要一分錢的。

大學周邊的兼職工作很多,王向陽很快就在學校外麵的一家快餐店找到了一份送外賣的工作。

主要負責學校周邊的外賣配送。每天工作五小時,每小時的工資15元,而且每一份外賣還可以提成1元錢。

生意好的時候王向陽光是一天就能夠賺到200多,就算生意不好每天也有100左右入賬。

“讀什麼大學!送個外賣都能賺這麼多還讀個屁的大學!”王向陽自從幹了這份工作之後時常感歎,大學畢業找份工作累死累活估計也就能賺個三四千的樣子,而這一份送外賣的工作一個月下來也不止三四千了。

王向陽騎著店裏配備的電動小摩托,頭上戴著一個上麵印著“三嫂快餐”的安全頭盔,身上穿著寫滿了聯係電話的工作服屁顛屁顛的來到店裏。

“三嫂中午好啊!”王向陽進門後對著店裏正在忙碌的中年婦女打了個招呼。

中年婦女年齡不過三十,但由於長時間的勞碌,皺紋已經漸漸爬上了她的額頭,雙手上也滿是老繭。她也正是這家店的老板——“三嫂”。

“三嫂”本名叫林秀,她的丈夫在幾年前因病去逝,丟下了她和一個隻有五歲的兒子。沒有了經濟來源的母子那段日子過得非常艱苦,家裏唯一的經濟來源都是靠三嫂的手縫鞋墊一雙一雙縫出來的。

很快,鞋墊的生意也不好做了,三嫂隻能另尋他路,開始推車賣起了小吃。沒想到她手藝驚人,“三嫂小吃”的名聲很快就打響了,三嫂的故事也流傳了出來。

大學生都是一群心性善良之輩,聽了三嫂的故事後紛紛掏錢去三嫂的小吃攤前排隊,三嫂的收入也自然而然的成倍增加,沒過多久就開起了這家“三嫂快餐”店。

店開起來後三嫂並沒有因為店麵費的理由而增加點餐的費用,用她的話來說“我的店都是靠大家才開起來的,我不回報大家未必還回報稅務局啊?”因此,三嫂的生意越來越好,都快成大學周邊的一道風景線了。

三嫂聽到王向陽的聲音後抬頭看了一眼,笑了笑,道:“小王來了?那邊桌子上的就麻煩你送過去了,地址都寫在飯盒上了。”說完,三嫂又開始忙碌起手上的工作。

“好嘞!”王向陽應了一聲,走到堆滿了大大小小二十多個飯盒的桌子旁,一盒一盒的將飯盒按地址分類放進送餐專用的箱子,一邊放一邊還不停打量旁邊同樣堆滿的飯盒的桌子。

“三嫂,這些不送嗎?要不我一塊送了得了。”王向陽指了指一旁的桌子問道。

“不用,等會兒讓小張送吧!”三嫂拿著鍋鏟,手上生風,不停的翻炒著一口大鍋。

“哦!那我先去送餐了。”王向陽將箱子放到電動車貨架上,糾結的發動電動車,一溜煙就開離了“三嫂快餐”。

路上王向陽遇到了一個和他同樣打扮,開著一輛電動摩托,頭盔上印著“三嫂快餐”的年輕人,兩人的目光在相對而過的空中碰撞出激烈的火花。

這人名叫張小鐵,也是“三嫂快餐”店的外賣小哥,他在三嫂的店裏工作了快一個月了。王向陽來後張小鐵的送餐收入少了一半,因此他對王向陽一直嫉恨在心,時常在工作上為難王向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