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共享(1 / 3)

最近在翻找資料的時候看到了這一個案例,也算是一個比較有趣的患者吧。還記得當時來尋求幫助的不是她的家人,而是她的鄰居,她是一個樂於“分享”的人。說真的當有人對你說“我的鄰居是一個過分樂於“分享”的人”時你會想什麼?“這不是一件好事嗎?鄰裏鄰居的多走動挺好的。”但如果你遇到她可能就不會這麼想了。

這是當時對她的一些調查,這是他的朋友和她鄰居對他的看法。

朋友“她啊,我們是從小認識到大的,她應該沒什麼朋友吧,性格就那樣,大咧咧的又膽小,小時候就這樣常常被欺負,總是學不會怎麼與人相處。她是一個過於隨便的人,有時候確實也挺讓人生氣的,從來不會問你要什麼,而是簡單明了的想著我有什麼能跟你分享的。有時候就這樣,會給你帶來一些東西,不管你需不需要,也從來不會問你這個能吃嗎?這個你還有用嗎?我能先借來用用嗎?之類的問題。這算是她的一個壞習慣,太過於不分彼此了。當然她所做的也不會太過分,還有點分寸,而且拿走得東西他用好了也會拿來還你。不至於讓人生氣卻又有點讓人無奈,可能是習慣了吧,我倒是多大感覺。”

鄰居“她就是一個神經病,現在我們要是在家聽到敲門聲都不敢開門,看到她都要躲開,不敢給她開門進來,到了別人家裏就像自己家一樣,也不問一聲就拿來吃什麼的。有時候還會跟你談什麼“分享”的好處啊,一說就是大半天,你都不她在說什麼,隻能尷尬的笑著。”

我“這個你們應該可以自己跟他說吧?這個好像和我這裏沒多大關係吧?”

鄰居“你先聽我們說,我們也是沒辦法啊。剛開始還以為他隻是一個比較熱情的人,偶爾會拿一些水果啊什麼“特產”之類的來,你也知道城市裏的,鄰裏鄰居都不認識,有時候確實挺無聊的,有個鄰居什麼的來串串門也是挺好的。剛開始倒也沒什麼,隻是後來越來越過分,說吧又不知道怎麼說,畢竟有時候她拿來一些東西也不好意思不收吧,有時候不收吧她又硬塞給你。我們也試過跟她聊過這些,可是她總是過幾天就好像沒發生過一樣。我們現在都被她搞得有點神經質了,又是鄰居也不好意思說什麼比較重的話。沒辦法啊,我們隻能來求助於你了。”好像忘記介紹患者了,她是個26、7歲的成熟女性,還挺美得。嗬嗬,好像又跑題了。

接下來是與她的一些對話,當時為了能更好的觀察她的一些情況,所以我用了另一種見麵方式,由她的鄰居約她到鄰居家裏,然後鄰居就躲在房間裏隻讓我以鄰居的親戚去給她開門。也因為這樣,那次我沒辦法記筆記,這些是我回去以後記下來的。

我“你是?”

她“陳姐(匿名)在嗎?我是她的鄰居,她今天早上約我來家裏坐坐的。”

我“她剛出去買東西,可能等一下才會回來吧。要不你……”

她“陳姐不在啊,那沒事,我進來等她。”然後我就看到了好像一個人回家的畫麵,進門脫鞋開冰箱拿吃的,開電視一氣嗬成。

我“你這個…好像不太好吧?”我指著她,我當時好像愣了一下吧,雖然聽過她的朋友說她隨便,但還是沒想到是這麼隨便。(這裏附加一個哭笑不得的表情。)

她看了一下“什麼不太好?”然後看了一下自己“哦,你說這個啊,沒事啦我跟陳姐很熟的。我們都是這樣的。”

我“就算很熟也不應該這樣吧?”

她“你個小屁孩不懂啦,這就是朋友之間的分享咯,你還小不懂分享的好處。分享可是有很多好處的。對了你是誰啊?”順便說下,當時我剛畢業沒多久,要是脫去那些製衣確實看起來也不大,按照現在的說法算是個小鮮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