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些“士族”安逸慣了,整天沉迷於酒色中,哪裏肯管平民的死活,到了最後把地方治理的一片烏煙瘴氣。
直到後來隨著科考的出現,平民階層通過自己的努力擠進士族,成為新士族。新士族大多是精英,治國的能力自然比舊士族強上無數倍。
可這樣一來,無形中就對舊士族產生極大的威脅。最終在新、舊士族的劇烈交鋒中,洛朝規定每年的縣士、府士、州士和國士科考中一般各錄取三個名額。
我說了那麼多,隻是為了闡明兩件事:一、洛朝的士族不僅僅指讀書人;二、官場裏新士族可以當官,但官場裏的官吏以舊士族為主。
說完洛朝的等級,在來聊聊縣衙裏的官員等級。
縣衙裏的人員一般分為三大類:官、吏、役。
一等為官,隻有三位,它們分別是縣主、縣丞和縣尉;二等為吏,吏裏麵又分司級和科級兩個階級;三等為役,一般為衙役、打雜、看門等做苦力的人。
如果按前世公務員的說法,縣衙裏隻有官和吏才算得上公務員。
當然,我的腦海裏不僅隻有這些知識。就在我站在議政廳裏對著旁邊的柱子發呆時,耳旁突然響起喊我的聲音:
“您是水瓶,水縣士吧?”
我瞬間回頭,看到一個衙役打扮的人恭敬問我,我點了下頭,回道:“嗯,我就是。”
“那您這邊請。”差役做了個請的姿勢。
……
在吏司裏弄好了入職手續,我領了任命狀,便成了一名最低等級的科員,不過任命狀上卻沒有寫明我的具體職位。
我問幫我弄入職手續的同事,得到他的回答是等上麵的通知,然後就沒了下文。
因為沒有具體職位,我就不知道我的上司是誰。不知道我的上司是誰,我就不知道我是該繼續留下來,還是可以先回家。
這裏可不比前世,在這裏“打卡”製度非常嚴格,官吏一旦遲到、早退或者曠工,那可不是簡單的批評和罰款,那可是要杖責的!
最後,我懷裏揣著任命狀像個傻子呆在縣衙裏,一直等到酉時(下午5點)跟這些官吏一起下班。
回到家裏後,我便像個大爺懶洋洋躺在床上,嘴裏還大聲嚷嚷:“紅袖,來,給爺捏捏腿!”
紅袖也漸漸習慣了我的油腔,她像一陣風般撲向了我的腿邊,還隱隱帶來一股花香。
這是什麼氣味?我連忙招呼紅袖靠近我的麵前。
紅袖雖然有些疑惑,但還是乖巧的鬆開揉我腿的雙手,來到我的麵前。
我在她衣服上深深吸了口氣,頓時感到神清氣爽。我問道:“你衣上是什麼氣味,怎麼這麼好聞?”
“哦,是香袋的氣味,下午秀兒姐姐送來的。”紅袖回道。
秀兒姐姐?我愣了下,問道:“是王秀兒嗎?”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