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新電影(1 / 2)

繁星公司已經逐漸的走入正軌,已經有兩部血漿恐怖片在拍攝之中,而且還沒拍好就已經賣出了電視版權,這兩部電影還沒拍攝好,就已經收回了拍攝成本。

李釋自然不會再去指導這樣的片子,他的理想肯定是要拍攝能在影院上映的電影,經過一段時間的考慮,他已經確定了下一步要拍攝的電影。

對於下一部電影,李釋的考慮就是:投資要低。

畢竟在提前還完銀行的債務後,公司的賬麵資金也就隻有一千多萬,李釋也不可能一下就把這一千多萬投進去,那種孤注一擲的行為除非被逼到絕路,不然誰也不會去做的,而且很多時候,孤注一擲的結果並不美好。

要說什麼電影成本低,還比較容易獲得大回報,自然要數恐怖片和喜劇片兩種類型莫屬。

李釋的下一部電影就準備拍攝恐怖片,而且是藍星上還沒有出現過的類型——喪屍片。提起這個,李釋的腦海裏首先想到的就是生化危機,這在喪屍類型片中是比較出名的,還拍了好幾部。

但在藍星說到喪屍片,首先想到的就是那種一蹦一跳的古代僵屍,什麼道長除魔之類的,也許是華國太過強勢,其文化也極其強勢,所以還沒有出現現代病毒類的生化喪屍,影視畫麵中都是更加偏向東方玄幻的僵屍,而且也已經被藍星的同行們拍的爛大街了。

說回來,李釋並不準備拍生化危機,因為它並不適合作為第一部喪屍電影,生化危機更像動作科幻災難電影。

其實談到喪屍電影,李釋想到的是喪屍片的鼻祖《活死人之夜》,這部電影可是喪屍片小成本的典範,而且奠定了導演羅梅羅“僵屍教父”的地位,還為此後的僵屍片提供了極好的樣板,同時,也確立了喪屍的行為特性,譬如無意識,吃活人的肉,通常集體活動,被喪屍咬食的人也會變成僵屍等等。

導演喬治·A·羅梅羅還被譽為現代恐怖電影之父,《活死人之夜》奠定了其在美國電影史上不可磨滅的大師級地位。

《活死人之夜》以11萬4千美金的低成本製作,是60年代的黑白片作品,後來導演羅梅羅在70年代又拍攝了《活死人的黎明》,製片成本也達到了50萬,都取得了票房的成功和電影界好評,但這兩部都是上個世紀的電影了,所以李釋也不可能把這些老電影拿來拍攝。

因為他有更好的選擇,《活死人的黎明》在2004年有過同名翻拍,但投資額度已經達到2800萬,而且影片剛剛上映三天就賺回了成本,李釋決定就以這部電影為基礎進行翻拍,將它改編的更符合藍星的口味。

當然有了目標,也需要籌措資金,繁星公司可以拿出500萬,李釋在還完銀行的貸款贖回房子,又買了車以後,還剩300多萬,加起來就是800萬,預計還有缺口兩千萬。

實際上缺多少?李釋就需要寫出劇本,然後拿去做預算才能知道,但估計還會少一些,因為藍星的華國和地球的美國比要更強大,貨幣的購買力也更好。

李釋現在最重要的是把劇本寫出來,然後有了電影預算,才能知道需要拉入多少資金,李釋的初步想法是拉入四至五位投資人,這樣就減小了有人幹擾拍攝的風險,畢竟仗著自己投資人的身份,對電影拍攝指手畫腳的人不要太多。

重要的是華國的大部分電影投資機構也不是什麼善男信女,如果他們給你投資,並且額度占到大部分,就會有各種限製,從主角到導演都會有自己的打算,甚至還會直接踢開李釋,自己重組班底也說不定。

李釋還在美國好萊塢的時候見過太多這樣的例子,拿著一兩千萬還要找名導,然後捧一個不知道哪裏找來的演員,李釋雖然需要投資,卻不願意讓某一家獨大,他必須對劇本和影片拍攝具有絕對的掌控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