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楓走到愛心湖邊,蹲下身子,伸手摸了摸湖水。
如今已經進入夏季,陽光略顯毒辣,但,湖麵的水溫依然是冰涼刺骨。
這顯然是不正常的!
難道這愛心湖是一處養魂池嗎?
望著湖中滿是荷葉的愛心湖,徐楓努力的回想起來。
關於養魂池這一陣法,《道藏.陣法篇》中曾經有過這樣的記載,養魂池也叫黃泉池,又叫幽冥池,相傳是古時一位奇門天師天道人所創的秘法。
據說,這位天道人本姓張,名喚效德,張效德十二歲時因家中清貧,自願跟了遊方的道士出家學藝。
原本的,那位遊方道士並不看好張效德,畢竟十二歲修習道術,已經過了最佳的年紀,成就也不可能太高,收下張效德也是出於同情憐憫。可沒想到的是,這張效德天賦驚人,十三歲時成了奇門術鬼,十八歲時成就奇門陰魂,二十五歲成就奇門陽魄,到了三十六歲的時候,便一舉突破了奇門地仙之境,也就是傳說中的陸地神仙,成為近百年來第一個如此年紀,便稱地仙的奇門天才。
奇門術法修煉不能速成,需要極強的天賦,以及悟性,還有機緣,張效德如此年紀便修為有成,遊方道士大感寬慰,覺得後繼有人,便將衣缽傾囊相授,賜予他天道稱號。
學藝有成之後,天道人便想回家一趟,看望父母,遊方道人起初不肯同意,但,耐不住自個徒兒的懇求,最後隻好答應了下來。更何況他也知道自個徒兒是個孝心之人,不回家一趟,了卻心中掛牽,天道人勢必不會放心,對他以後進階天師有礙,就恩準了他的請求。
有道是“少小離家老大回”。
天道人張效德年幼便離家學藝,這一走便是二十幾年的時間,再次回家,他本想自個也算是一方人物,可以光宗耀祖,沒想到的是,此時的父母早已經不再人世了。
子欲養而親不待。
這便是為人子之不幸,為人子之悲哀!
天道人張效德大受打擊,不禁悲從中來,性格也因此大變,變得比以前更加沉默,祭奠完父母之後,天道人張效德便回到了遊方道士那裏,待在師傅身邊繼續學藝。因為心無雜念,一心撲在奇門秘術上下苦工,因此,天道人張效德的奇門秘法進境可謂是一日千裏。
就這樣,時間一晃又過去了五年,也就是在天道人張效德四十一歲那年,成功進階了天師之境。
本來這是天大的好事,但,奇門之人五弊三缺(五弊為鰥、寡、孤、獨、殘。老而無妻曰鰥,老而無夫曰寡,老而無子曰獨,幼而無父曰孤。生而體殃曰殘。三缺為:缺錢,缺命,缺權。)天道人張效德獨占了個孤字,他幼時離家,父母遠在天邊,這才讓二老多活了幾年時間,而自個的師傅遊方道士,因為修習秘術多年,強撐著一口氣,直到自個徒兒術法大成之後,這才駕鶴西去了。
天道人張效德眼見親人在這短短的幾年之間,一個個離開了自己,性情一下變的殘暴了起來。他本就是奇門高手,手段更是鬼神莫測,尋常的凡人邪物根本不是他的對手,因此,在此後的幾年時間裏,死在天道人張效德手中的凡人邪物更是不知有多少,這些凡人邪物不論好壞,隻要天道人張效德碰上,他便隨手殺了。
起先的時候,同道中人都對他口誅筆伐,但這天道人張效德卻依然我行我素,根本不聽眾人勸解。到了後來,這天道人張效德的行為越發邪異,竟然開始拿普通凡人修煉邪法秘術,終於惹怒了許多的正義之士,遭到了奇門眾人的圍剿。
那場大戰,雖然奇門眾人最終取得了勝利,天道人張效德負傷逃遁,但奇門眾人也付出了相當慘痛的代價,也正是因為那一戰,奇門之士隕落了不少,導致不少的門派後繼無人,最後直接消失在了曆史長河之中。
此後的十幾年時間裏,奇門江湖裏再也沒有人再看到過天道人張效德,甚至很多人都暗地裏猜測天道人張效德是不是已經死了。
然而,沒過了多久,天道人張效德就又出現了,這次始一出現,天道人張效德更是做出了一個令人發指的舉動,一夜之間屠殺了整個村鎮的平民百姓,最後將這些人的魂魄統統拘禁起來,將那上千具屍身一起丟進了一個池塘裏。
據說,當時整個池塘裏全部飄滿了死人的屍體,後來屍體發臭,都傳到了十幾裏外的地方。
奇門眾人聞聽此事,都是震驚無比,當眾人集合趕到,想要再次誅殺天道人張效德的時候,那天道人卻早已經不見了蹤影,獨留下一處千人屍坑。
再到後來,有人查探那個布滿屍身的池塘,卻驚訝的發現,這個池塘的周圍竟然被設下了陣法,而那陣眼的位置便在池塘的中心地帶,這處陣法不僅能溝通陰陽兩界,打開地府之門,還擁有治愈修道之人,以及各類妖邪傷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