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文史英華(4)(1 / 3)

元世祖忽必烈在王府官邸的時候,聽說李冶賢能,便派使者前去召見他,並說:“常聽說你學識優異,才略過人,且深藏美德從不顯耀,很早就想相見。”李冶到後,世祖忽必烈便問他在黃河以南為官的人中誰有賢德,李冶回答說:“具備無論困難還是順利都保持鎮定態度這種節操的,隻有完顏仲德。”世祖又詢問完顏合答及蒲瓦兩人的品行如何,李冶回答說:“他們兩人缺少帶兵的謀略,而金國卻亳無思慮對他們加以任用,這就是金國所以滅亡的原因。”世祖再問魏征、曹彬兩人如何,李冶回答說:“魏征忠貞,敢於直言進諫,知無不言,唐朝敢於直諫的大臣,魏征應排在第一位。曹彬征伐江南,不曾亂殺過一人,可以與方叔、召虎相比了。至於漢朝的韓信、彭越、衛青、霍去病,那就更不用談了。”世祖又問現在的大臣中是否有像魏征那樣的賢德之人,李冶回答說:“現在的人形成了諂媚討好的風氣,想要得到像魏征那樣的賢才,實在是難找到這樣的人。”世祖又問現在的人才是否賢能,李冶回答說:“國家不曾缺少過有才能的人,隻要征求就會得到人才,不征求就會失去人才,規律的趨勢就是這樣呀。現在像魏璠、王鶚、李獻卿、蘭光庭、趙複、郝經、王博文這樣一些儒生,都是有用的人才,這些人又都是賢明的大王所曾聘請訪問過的,選拔運用他們,有什麼不可以的,隻恐怕不能完全任用他們罷。然而天下廣大,難道隻有這幾匹千裏馬嗎?大王隻要能在天下廣招賢材,那麼天下的賢材就一定會得到啊。”

趙良弼單發身赴日

舟至金津島①,其國人望見使舟,欲舉刃來攻,良弼②舍舟登岸喻旨。金津守延入板屋,以兵環之,滅燭大噪,良弼凝然自若。天明,其國太宰府官,陳兵四山,問使者來狀。良弼數其不恭罪,仍喻以禮意。太宰官愧服,求國書。良弼曰:“必見汝國王,始授之。”越數日,複來求書,且曰:“我國自太宰府以東,上古使臣,未有至者,今大朝遣使至此,而不以國書見授,何以示信!”良弼曰:“隋文帝遣裴清來,王郊迎成禮,唐大宗、高宗時,遣使皆得見王,王何獨不見大朝使臣乎?”複索書不已,詰難往複數四,以至兵脅良弼。良弼終不與,但頗錄本示之。後之聲言,大將軍以兵十萬來求書。良弼曰:“不見汝國王,寧持我首去,書不可得也。”日本知不可屈,遣使介十二人覯,仍遣人送良弼至對馬島③。

《元史·趙良弼傳》

【注釋】

①金津島:地名,在今日本境內。

②良弼:即趙良弼,字輔之,女真人,本姓術要甲,音訛為趙,故改趙姓,元世祖時曾出使日本。

③對馬島:地名。

【譯文】

船到金津島後,日本國人遠遠望見使者的大船,舉起武器兵刃就準備前來進攻,趙良弼下船登岸後告訴他們來意。金津島守臣將他們引入板屋,然後派兵包圍他們,熄滅蠟燭後士兵大聲喧嘩,趙良弼神情安靜,鎮定自若。第二天天亮,日本國太宰府長官,在四麵山上布滿士兵,然後詢問趙良弼來意。趙良弼先曆數其不恭敬的罪狀,然後還告訴他們自己出使的來意。太宰官表示愧服,要求他出示國書。趙良弼說:“我一定要麵見你們國王後,才能交出國書。”幾天後,太宰官又來要求出示國書,並說:“我們國家自從太宰府掌權以來,上古大國的使臣,從來沒有出使過我們國家,現在大國派使臣到這裏來出使,卻不拿出國書來,怎麼能讓人相信呢!”趙良弼說:“隋文帝派裴清前來出使,你們國王親自到城郊以禮相迎,唐太宗、唐高宗之時,所派遣的使者都能見到國王,你們國王為什麼獨不接見我們大元朝的使臣呢?”太宰官還是不停地索要國書,並且反反複複先後4次詰難趙良弼,以至於最後用武力威脅他。趙良弼還是不給他,隻是大略地抄錄了副本給他看。太宰官後來又聲稱說,他們的大將軍統領了10萬士兵前來索要國書。趙良弼說:“沒有見到你們國王,寧可讓你們將我的頭拿走,也不會讓你們得到國書。”日本國知道不能使趙良弼屈服,隻好派12名使者前往拜見大元朝皇帝,並依舊派人護送趙良弼返回到對馬島。

鐵木真嫁妹

孛禿,亦乞列思氏,善騎射。太祖①嚐潛遣術兒徹丹出使,至也兒古納河②。孛禿知其為帝所遣,值日暮,因留止宿,殺羊以享之。術兒徹丹馬疲乏,複假以良馬,及還,孛禿待之有加。術兒徹丹具以白帝,帝大喜,許妻以皇妹帖木倫。孛禿宗族乃遣也不堅歹等詣太祖,因致言曰:“臣聞威德所加,若雲開見日,春風解凍,喜不自勝。”帝問:“孛禿孳畜幾何?”也不堅歹對曰:“有馬三十匹,請以馬之半為聘禮。”帝怒曰:“婚姻而論財,殆若商賈矣。昔人有言,同心實難,朕方欲取天下,汝亦乞列思之民,從孛禿效忠於我可也,何以財為!”竟以皇妹妻之。

《元史·孛禿傳》

【注釋】

①太祖:即元太祖成吉思汗(1162—1227年)。

②也兒古納河:河名,在今俄羅斯境內。

【譯文】

孛禿,是亦乞烈思氏人,善長騎馬射箭。太祖曾暗中派術兒徹丹出使,到也兒古納河邊。孛禿知道他是太祖成吉思汗派遣出來的,當時正好天剛黑,於是孛禿就留術兒徹丹住宿,並殺羊來款待他。術兒徹丹的馬匹困乏,孛禿又把好馬借給他,等到返回時,孛禿待他更熱情。術兒徹丹把這些事仔細地講給太祖聽了,太祖大喜,決定把自己的妹妹帖木倫嫁給孛禿作妻子。孛禿宗族的人派也木堅歹等人去見太祖,他們向太祖表達謝意說:“我們聽說大汗威望德行施予的地方,就像雲開見日、春風解凍,我們感到喜不自勝。”太祖問道:“孛禿牧養繁殖了多少牲口?”也不堅歹回答說:“孛禿有30匹馬,他請求拿出一半的馬匹作聘禮。”太祖大怒說:“談婚姻而論及錢財,就好像商人談買賣一樣。以往的人曾經說過,同心同德實在困難,我現在想要奪取天下,你是亦乞列思的族人,跟隨孛禿效忠於我就可以了,何必談論錢財呢!”於是把妹妹嫁給孛禿作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