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清明時節鬼紛紛。
今天恰巧就是清明時節,也是鬼怪橫行的日子,一般的人家此時已經早早的睡下,原本熱熱鬧鬧的夜市也了無人際,整個石別鎮都陷入了萬籟寂靜之中,唯有城中的一家還燈火通明,店門依然大開著,走近看還能看到店裏排放的紙製車子、樓房、牛鬼蛇神,隻要想得到的都有,紅紅綠綠一大片,特別映襯在明滅不定的燈火下,更是增添了幾分陰森。
而在一盞油燈旁,一個青年左手正撚著口訣,嘴裏念念叨叨的對著身前的紙轎比劃,似乎在念什麼咒語,片刻後,又見他大喝一聲“敕”,一刹那,原本躺在地上的紙轎居然抖了抖,整個轎身居然動了起來!
如果有人看到這一幕絕對會被嚇死,好端端一個紙轎,怎麼會動呢?
不過我卻一點驚訝都沒有,反而氣定神閑的撚出指決,完成最後的工作。
哦,對了,我叫鍾逵,是這家店的主人,我是一名茅山道士,一出生父母都死了,所幸小的時候被一個老道士好心收留,拜了他為師,從小便和師父闖了江湖。
不過師父的命也不好,兩三年後便也去世了,這世上又孤零零的留下我一個人,哦,對了,還有師父留給我的幾本捉鬼秘術,以及兩件法器。
按照師父的說法,就是讓我繼續行善積德,不過我卻厭倦了那種走南闖北,居無定所的日子,於是在一位朋友的幫助下在這石別鎮開了個小道館,算是定居了下來。
道館平日裏的生意就是賣賣香和黃紙,以及一些鎮宅保家的物件,有時也會替人消災解難,風水遷墳,紮紙攝魂等等,可以說我的工作就是和那些鬼怪打交道。
“咚咚。”
門外傳來一道敲門聲,不用猜我也知道,肯定是我的客人來了。
果不其然,我一抬頭,便看到站在門外的兩個老人,他們穿著一身的麻布衣,頭上還頂著一笠白帽,而且老先生的手上還捧著一張黑白照和靈位牌,照片上的是一位年輕人,二十三四歲的樣子,眼眸祥和,臉帶慈笑,看起來很隨和,而靈位牌則刻了一個人名——孫陽。
這二老雖然站在門口,可眼睛卻不敢看我,且渾身都在打顫。
見到他們來了,我立刻起身請他們進來,然後指了指店裏亂跳的紙人,說道:“這些就是二老之前囑咐做的,二位老人家看了可還滿意?”
兩位老人進屋後身子就抖得更離開了,腦袋也低得更低了,見我問他們,連頭都不敢抬就一個勁的點頭,表示滿意。
見到他們點頭,我也不敢耽擱,於是說道:“既然二老滿意,而且如今也到了子時三刻,咱們還是抓緊時間趕路吧。”
二老聞言,立刻低頭轉身,直接走出了大堂,自始至終都沒敢看我一眼,恩,準確的說是我身後的紙人和紙轎。
見他們這模樣,我自然是理解的,畢竟,任是誰看到這麼詭異的一幕都會後脊發涼的,如果不是這事他們非辦不可,相信兩位老人也不會硬著頭皮過來了。
我搖了搖頭,轉過身對著還在亂跳的紙人一點,口中急喝道:“定!”那四個紙人便靜靜不動,跟著我又念了一句:“西域法王來聽宣,護法玄壇列兩邊。太歲聽說行千裏,喪門吊客躲的遠。此處不是留靈處,二十八宿護寶轎。八大金剛齊用力,謹請亡人到西天。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敕。”
這是‘起靈咒’,這咒語配合著我事先畫在紙人身上的符文,這些紙人便會乖乖聽我,幫我把轎子抬到目的地。
咒語剛念起,紙人的身上便泛起一陣金光,接著這些紙人的腳上似乎綁了彈簧一般,輕飄飄的一跳就跳出了一米遠,而抗在他們肩上的轎子也跟著他們出了大堂。
我也跟著出門,囑咐二老讓他們一人站在轎子的左右,用以壓轎。兩位老人瑟瑟發抖,臉上滿是不情願,不過這畢竟是他們的事,最後也隻能硬著頭皮做了。
眼前一切都準備齊全,我便掐起手決,急喝一聲:“起!”
話音剛落,那四隻紙人便繃直身體,雙眼迥然的盯著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