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歌、民謠
點 人 蠟
曹老九,太傷天,城隍廟裏點人蠟。吹手鼓樂兩行站,大小頭目跪本院。哭的哭、嚎的嚎,隻當叫驢放了圈。都說他大死的早,他媽太老沒人管。……有朝一日天睜眼,捉住曹老九,小刀捅,大刀砍,挖了他的黑窩窩,剁了他的腦殼殼。扒心肝,還不算,要叫百姓都來看……
注:這首民歌記載的是民國九年(1920)曹老九(名占勝)的1000餘人混進縣城,在城隍廟將所捕捉的江湖會首領秦保娃用布纏身,澆上麻油,捆在廟內石柱上點“天燈”以祭奠被殺的一個頭目,引起群眾憤慨而流行的一首歌謠。
懲 腐 惡
西北百姓實可憐,大旱整三年,災民萬萬千。惡軍閥,狗貪官,越發刮得歡。父親逃大債,母親挖野菜,我們小孩少吃又沒穿,越想越辛酸。淚點灑胸懷,社會太可惡,窮人實可憐,這樣活下去,我們心不甘。大家團結起,消滅鬼政權,砸爛縣贓官,人民見青天。
給國民黨畫像
抗戰在牆上,建國在紙上,愛國在嘴上,斂錢在心上,用人在手上,辦事在衣上。
狗官的天地
奉委到任時,弄得掀天揭地。起印布告的,說得頂天立地。到刮民膏時,做得昏天黑地。巴結朋友時,擺得花天酒地。升官發財,喜得謝天謝地。被控入獄時,隻得怨天怨地。
當 兵 歌
洗了手,和白麵,三哥吃了上前線,一心一意打日本,再要見麵三五年。
吃罷白麵忙打扮,再送哥哥上前線,等到全國紅滿天,咱倆相聚大團圓。
抗 捐 歌
宜川丹州三五年,滿天烏雲民遭難。土豪劣紳滿鄉竄,打罵群眾要現款。
百姓有冤無處喊,無奈四鄉把民卷。進了村,大聲喊,為了吃飯大家幹。
東西起,南北卷,越卷越多像火焰。百姓聚下一大堆,選下個楊開德。隊長老袁崔守真,起名就叫抗糧軍,浩浩蕩蕩去出擊,要和惡霸來作對。
紅 軍 來
太陽升,雲霧散,聽說紅軍來宜川,到北赤,過延長,宜川六區來隱藏。
春到三月紅旗顯,百姓起手有千萬。朋傳親,親傳朋,窮人個個都報名。
抗款軍人又出現,堡定村見了紅軍麵,百姓圍著紅軍轉,報仇伸冤見青天。
抗 日 寇
七家麵,八家水,十字路口煮日本;你吃胳膊,我吃腿,剩下腦腦叫狗啃;你吃肉,我喝湯,要把日本消滅光。
秧 歌 詞
正月十五鬧秧歌,八路軍來打宜川城,一路公吃又公買,阿哈!解放宜川民安寧。
二月裏刮春風,八路軍伏兵千千萬,單等劉戡投羅網,啊哈!瓦子街一戰收拾光。
花燭夜澆麥忙
仕望河呀彎又彎,仕望河水清又甜,
河水兩岸好莊稼,河水兩岸新事觀。
過去新婚三日閑,靜坐繡房壓花氈,
如今新婚忙不歇,花燭之夜澆麥忙。
柳木扁擔軟又軟,柏木水桶壯又圓,
哥妹倆人暗商量,有誰先上光榮榜。
哥哥挑水快如箭,妹妹挑水似飛燕,
哥哥一擔澆半川,妹妹一擔澆架山。
澆得麥苗節節長,澆得麥苗綠旺旺,
哥妹高興心花放,初戰一回兩相當。
夫妻同登光榮榜,仕望河岸美名揚。
大戰水利
縣委下了動員令,要向水利大進軍,
全縣人民齊出動,水利戰線逞英雄。
你開渠,我築壩,整地灌水莫放鬆,
深挖打窖,開山炸石一刻也不停。
定要把宜川變成小江南,稻米香、荷花紅、水庫清、魚塘滿、雞鴨成群,看誰當英雄,咳嗨!看誰當英雄。
送郎從軍
正在房中悶喲沉沉,忽聽門外來調軍,不知調哪軍,咿得呀得喂得喂呀,不知道調哪軍。
南軍北軍統統調,也來調我八路軍,前去打日本,咿得呀得喂得喂呀,前去打日本。
送郎送到大門口,一把拉住情郎手,情郎莫難受咿得呀,情郎莫難受。
送郎送到火車站,看見那火車冒了煙,情郎奏凱旋咿得呀,情郎奏凱旋。
二、詩 歌
五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