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夢中的小路(1 / 2)

土都埋半截了,冷孤丁夢見自己走在上小學的路上……

遼闊的天空,齊腰的雜草中間一條彎曲的土路,像巨蛇兒在雜草間蜿蜒爬行。夢境的廣闊令睡夢中的我,身心愉悅而舒暢……

夢境在變幻——平整夯實的打麥場上品字布局的麥垛,儼然互相依托的碉堡。我不知自己怎麼走進品字的中間,中了埋伏圈。周圍有狗在巡邏,其中麥垛下一隻大犬懶洋洋地打瞌睡。小心翼翼地走過,唯恐驚醒了它。假裝若無其事眼望藍天,唯恐與狗對視引起畜牲的不滿。

……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我上小學是在上個世紀70年代初,就讀在一所簡陋的鄉村小學。距離我當時居住的平房大院有半個小時的路程,有一段可以走大汽車的土路,還要過一條深淺不一的小河。

顫悠悠橫架在河麵上的小木橋,也就半米寬。每次過小橋,說不上害怕可總有些硬著頭皮的發怵,卻要強裝勇敢。最怕的是鄉下的大狗,成天到晚在街上徜徉,刨吃。心裏害怕但又無可奈何,隻是盡量找同伴一起走,壯膽。那年月的學生少有家長接送。

每到上下學的時間,稀稀落落三五成群的孩子散行在廣闊的天地間,大大小小嬉笑打鬧。有打鬧急了眼的,也有被欺負了不服氣的,可很快煙消雲散。最嚴重的也不過上門告告狀,摑兩巴掌了事。沒家長當回事,也沒有那精力。有的人家男男女女八九個孩子,大的照顧二的,二的照顧三的,老大都該成家立業了,最小的剛啞啞學語。爹媽忙著為一家的生活而奔波,沒工夫圍著孩子轉。

以前大人孩子忙活為家,現在是一家三代圍著一個孩子轉。都累!

……

記憶裏,小時候的生活空間比現在要廣闊的多,多得多。

放學不回家,做彈弓子打鳥,竹竿上綁上鐵釺子紮青蛙。那陣兒,青蛙蛤蟆和麻雀還不是保護動物,無論怎麼紮,每到大雨過後,走在河邊都能聽到撲通撲通被驚動的青蛙往河裏紮的聲音,走在田間的小路上,看見肥碩的蛤蟆笨重緩慢地一蹦一蹦地橫穿土路……

……

細雨中的荷塘,雨後鬱鬱蔥蔥的楊柳,還有碧藍的天空中一抹彩虹。生活在如畫的美景中,可當時的我,卻像一隻隻知道吃的食草動物。

穿行在莊稼地裏,抽冷子順個西紅柿,摘根黃瓜。樹上的榆樹錢,草磕裏的螞蚱,什麼都敢往嘴裏塞。沒人想過會鬧肚子,擔驚受怕的是“看青兒”的農民,據說——抓到是真打啊。其實也沒那麼嚴重,我被看青兒的農民抓住過……

印象裏我當時都上四五年級了,領著大院裏一個留了鼻涕往臉蛋上擦的傻小子到地裏偷蘿卜。我還學著偵察兵的做派左右了望,沒發現情況才朝同伴招招手,示意行動。

慌裏慌張拔了蘿卜跑回大院,貓到一個隱蔽的牆角。拿蘿卜往衣服上擦吧擦吧就急不可待地啃了起來,象是享受自己的勝利果實。

沒啃幾口就發現麵前站了一個人,腦袋嗡的一下,嘴也僵住了。順著鞋慢慢地往上看,是個農民——看青兒的農民,抓我個現行。